
第2章 不是吧,魔法世界的光也有波粒二象性?
夜幕笼罩博城,李明轩盘腿坐在自己卧室的硬板床上。窗外的月亮透过纱帘投下斑驳的光影,远处偶尔传来几声野猫的嘶叫。他双手虚扣在膝头,按照白天薛木生教导的姿势尝试冥想,可眼皮却不受控制地跳动。
——那辆呼啸而来的大运又在脑海里闪现。
橡胶轮胎摩擦地面的刺耳声响,远光灯刺破夜色的惨白,还有身体被抛飞时短暂的失重感......李明轩猛地睁开眼,后背早已被冷汗浸透。书桌上的闹钟显示,他保持冥想姿势已近半小时,精神世界却依然混沌一片。
“md!”他抓起枕头狠狠砸向墙壁。棉絮在月光下纷纷扬扬,像极了他此刻散乱的思绪。
魔法觉醒已经过去三天,同期觉醒的同学陆续传来好消息:大家都陆续开始进入修炼状态。
班里的人成天都在讨论冥想有多无聊,把控时哪些星子大爷有多难伺候。
只有他,那个觉醒时引发全场惊呼的光系天才,至今连最基本的冥修都做不到。
李明轩翻身下床,赤脚踩在冰凉的地砖上。书柜玻璃映出他泛红的眼眶,恍惚间竟和前世车祸前熬夜赶论文的样子重叠起来。
前世死亡奄奄一息陷入空无的恐惧,今生少年风华的锐气,对未来剧情尽在手中的高傲,每当他想要放空心神,这三种情绪就会交替冲击他的精神世界,怎么也不能进入冥想状态。
李明轩深吸一口气,目光落在床头那本《初阶光系详解》上,第七章《星子把控基础》的段落间布满荧光笔标记。
“既然忘不掉,那就用起来。”他喃喃自语,再次摆出冥修姿势。
这次他不再强迫自己放空,反而主动引导思绪——前世记忆化作数据流,今世见闻凝为立体模型,两者在意识深处激烈碰撞。
最终,前世刚刚拿到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就离世的遗憾,父母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痛,今生魔法天赋惊人的喜悦,对未来精彩的憧憬,慢慢在脑海中消失不见。
只剩下了金黄色的小圆球和阵阵波纹。这两种具象互相冲击,但好似又互相转化,谁也不服谁。
不知过了多久,他们同时停下。明明这两个东西没有自我感情,但李明轩莫名其妙的感觉他们都在看他。像是脚踏两条船被撞破,天降和青梅同时气鼓鼓的问他到底选谁。
看着两个傲娇意象,李明轩顿时觉得头大。
你们别争了,都是我的翅膀。如果自己有表情,李明轩觉得那只能是一脸真诚。
但神奇的是,感受到李明轩的心意,粒子和波不再对抗,而是只剩下不停的转换。
最终变成了一种说不上来的状态,当李明轩觉得它像是粒子时,它就是粒子,觉得它是波时,它就变成了波。
再睁眼时,太阳已经出来,座子上的手表已经指到七点了。
“糟了糟了,妈,我要迟到了,不在家吃饭了,拿袋奶,一会在路上买个饼!”
李明轩急匆匆的收拾好书包,叼着一袋奶冲出家门。
这里不得不夸赞一下魔法世界的高中,由于精神力对魔法师十分重要,而回复精神力最有效简单的方式就是睡眠,这里的高中七点半才上课,让学生们有个好精神。
接下来的两周,李明轩的作息变得极其规律:白天在教室角落闭目养神,被同学戏称“睡神”;夜里则盘坐在床上。张侯几次发现他盯着阳光下的灰尘发呆。
“你魔怔了?”体育课上,张侯把冰镇汽水贴在他脸上。
李明轩被激得一个激灵,突然抓住对方手腕:“侯子,你说光到底是粒子还是波?”
“哈?”张侯像看疯子似的抽回手,“你该不会修炼走火入魔了吧?”
博城文化体育中心图书馆。
“啪!”
厚重的《光系魔法理论基础》被李明轩重重合上,扬起一小片灰尘。整个上午他都在翻找资料,但所有书籍都只教人“感受光的存在”,没有任何具体修炼方法的记载。
“果然,这个世界的人只凭经验主义修炼...”
他揉了揉发酸的眼睛,目光扫过书架最底层的一本破旧手册。牛皮封面上烫金的《圣光启示录》几个字已经褪色,书脊上布满裂痕。出于直觉,他抽出这本看起来几十年没人碰过的典籍。
翻开泛黄的书页,一段用古代语书写的话吸引了他的注意:
“光非虚无,有其质与形。智者见其纹,愚者盲其目...”
李明轩的手指微微发抖。这不就是在描述光的粒子性吗?他急切地往后翻,却发现只留下几页零散的笔记。其中一页上画着类似双缝实验的图案,旁边批注着:“光之抉择——观测改变本质”。
“对对对,就是这样,谁说元素就必须是定态的!”李明轩激动的狠狠将书合上。
但看到旁边的人传来的不善目光,李明轩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将书还回书架,离开了图书馆。
到了夜晚,他又像往常一样做到自己的床上,进入到那个玄之又玄的状态。
渐渐地,某种奇妙的同步出现了。粒子随着波纹的扩散而流动,波纹又因粒子的聚集而产生新的波动。在某一瞬间,他“看到”自己的精神世界里浮现出一片星尘般的景象——无数光点组成闪耀的一片,而透明的波纹则像引力波般贯穿其中。
“这就是...魔能?”
李明轩感到胸口微微发热。觉醒石测试时那种温暖的感觉又回来了,但这次更加清晰可控。他尝试着引导一缕光粒子流向右手,立刻感觉到掌心发烫。睁开眼,惊讶地发现手掌周围漂浮着几粒肉眼可见的金色光尘,在昏暗的房间里像微型星座般闪烁。
“成功了!”
他激动得差点跳起来,结果刚一分神,那些光尘就“噗”地消散了。但这次失败没有让他沮丧,反而验证了一个重要事实——用科学理论理解魔法,这条路走得通!
窗外的梧桐叶飘落在窗台上,叶脉在刚才那束光尘下纤毫毕现。没有人知道,这片叶子在坠落过程中,已被一道精准的光耀划过,断口处光滑如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