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地貌
宁夏由于地理条件复杂,形成了丰富的油、煤、盐等资源。地质构造的巨大张力使银川盆地强烈断陷,两侧的贺兰山地和鄂尔多斯高原相对隆升,南部地块受挤压形成六盘山。这里是中国南北巨大地震带的北段,区内地震频繁。受现代气候影响,从南至北表现出流水地貌向干燥地貌过渡的特征。宁夏全区地形以丘陵为主,平原、山地次之,其余多为台地、沙地和水域。地势南高北低,地势最高的贺兰山与最低的银川平原,高差达2400余米。
[贺兰山] 贺兰山位于腾格里沙漠东缘,蒙古语贺兰即为骏马之意。贺兰山东北—西南延伸200余千米,大约形成于1亿多年前的燕山运动时期,喜马拉雅运动时继续升高。山脊海拔2000~3000米,主峰敖包圪垯为3556米,山势险峻,从银川平原望去,山脉宛如奔驰的骏马,故名。宁夏境内的贺兰山地,动植物资源丰富,主要分布于山脉中段。有高等植物665种,野生动物180余种,包括马鹿、獐、盘羊、金钱豹、兔狲、黑鹳、蓝马鸡等珍贵动物。贺兰山拥有炼焦用煤、优质无烟煤等丰富资源。东麓小滚钟口一带所产的粘板岩,质地细密,清雅莹润,雕刻的贺兰石砚与端砚齐名,十分珍贵。
[银川平原] 银川平原位于贺兰山与鄂尔多斯高原之间,地质构造上为断陷盆地,经黄河及平原湖沼淤积而成。东西宽10~50千米,南北长约105千米,面积7000余平方千米。银川平原虽干旱少雨,但日照充足,气温日较差大,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和营养物质积累。但黄河过境,水源丰富,便于引灌。在2000多年前,人们利用黄河水开渠灌田经营农业,故在南北朝时就有“塞上江南”之誉。银川平原上现在还有唐徕渠、汉延渠、秦渠、汉渠等古渠。20世纪50年代末建成的青铜峡水利枢纽,使得银川平原灌溉面积扩大为20余万公顷。农作物以稻谷、小麦、杂粮、甜菜、大豆等为主。银川附近湖沼棋布,水产业发达。银川土地虽不足全自治区的1/5,而粮食产量却是全区的2/3,是中国西北地区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六盘山] 国家重点自然保护区六盘山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南端,地跨宁、甘、陕三省区,又称陇山。海拔一般在2500米以上,主峰米缸山海拔2942米。古代时候经盘道六重始达山顶,因此而得名六盘山。当年成吉思汗率军攻打西夏于此地避暑。1938年10月7日毛泽东率中国工农红军登临六盘山顶,写下气势磅礴的诗篇《清平乐·六盘山》更使其名声大振。六盘山在喜马拉雅造山运动时褶皱成山,山体主要由白垩纪页岩、砂岩构成。山脊平缓,山峰浑圆,黄河水系的泾河、清水河、葫芦河等发源于其两侧。山区光热资源较少,年均温仅5~6℃,降水量达677毫米,是黄土高原的“湿岛”。原始森林覆盖广,主要树种有山杨、桦、辽东栎、华山松等,林下多箭竹等灌木。山中野生动植物丰富,仅药用植物就有600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