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大医精诚百代师——孙思邈
中国古代的名医孙思邈一生淡泊名利、三辞御请、隐居山野,致力于医药学的研究。他一生著书80余部,有24项成果开创中国医药学史的先河,为后世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他也是医德思想的创立者,他的德行像水一样,滋养万物却又不图回报。他被西方学者称为“医学论之父”、世界三大医德名人之一。
求知问学成良医
孙思邈生于北周大统三年(581),自幼喜欢读书,能“日诵千言”,被誉为“圣童”。他虽然聪颖,但身体羸弱,经常生病。为了给他治病,家里几乎花光了所有的积蓄。恰巧这一年,孙思邈的家乡华原遭逢大旱,水井干涸,瘟疫肆虐。孙思邈也染上了疫症,幸亏一位云游郎中路经此处,用几剂良药救了他的性命。
看到瘟疫瞬间夺去了千百人的性命,孙思邈从此立志从医。几年后,隋文帝派人请他入朝做国子监博士,他也称病辞谢。
因为辞官,孙思邈担心朝廷怪罪,不久后便离开家乡,入太白山学习医术。一转眼,几年的时间过去了。孙思邈自认为医术颇有小成,便拜别了师父,回乡行医。哪料想,他刚刚挂牌开诊,家乡又出现了流行疾病。这种病孙思邈治不了,因为他没遇到过。可是四乡八镇只有他一名医生,总不能眼睁睁看着病人命悬一线置之不理啊。于是,他试着配了几味药给生病的乡邻们服用。结果病人不但没见好转,反而有很多人因为他的药丢掉了性命。孙思邈既羞愧又悔恨,于是再次离乡寻访名师。
在终南山,孙思邈拜当时的名医道宣为师。从此他潜心学习,收集民间验方、秘方,亲自采制药物,深入研究药理、药性,力求实践。经过十多年的努力,他对内、外、妇、儿、五官、针灸各科都颇为精通,终成一代名医。
智欲圆而行欲方
唐贞观年间,太宗皇帝召孙思邈入宫为长孙皇后看病。皇后怀胎十月不能分娩,连急带痛以至重病卧床。皇后生病,自然先由御医们精心诊治。可是皇后吃了不少药,病情就是不见好转。无奈之下,太宗这才在民间探访名医,找到了孙思邈。
孙思邈的到来对御医们来说是一种威胁。
如果他真能治好皇后的病,那也就证明御医的无能。基于这种考虑,孙思邈料想这些御医们一定会给他出些难题。果然,御医以孙思邈出身乡野,恐防冲撞皇后的“凤体”为由,恳请太宗令其为皇后“悬丝诊脉”。所谓“悬丝诊脉”就是取一条红线,一端隔着竹帘系在皇后右腕上,一端捏在孙思邈的手里。中医看病讲究“望闻问切”。“悬丝诊脉”让孙思邈既无法“望”,又很难“切”。程序中少了这两项如何治病?
如此的刁难,还没等太宗表态,孙思邈竟然一口应承下来。他先叫来宫娥细问皇后病情,然后要了太医的病历处方认真研究。做到心中有数后,他才开始“悬丝诊脉”。孙思邈正襟危坐,闭目凝思。那根红线细细长长,牵动了所有人的目光。过了一会儿,孙思邈长出了一口气道:“脉诊完了,皇后的病只需在中指上扎上一针,即刻可见成效。”果然一针扎下,皇后疼得浑身一颤,但随后不久,只听得婴儿呱呱啼哭之声,皇后产子后,病也随之好转。
皇后痊愈后,太宗请孙思邈执掌太医院。
孙思邈婉言谢绝,并说:“我能为皇后治病,是一种巧合。宫中良医如甄权、甄立言兄弟,在医术上实在比我高明很多。”太宗见挽留不住,便赐给他金银珠宝,又被他拒绝了。太宗为他的品德所感动,于是亲率百官将他送出皇城,后又尊孙思邈为“药王”,他隐居的五台山也被更名为“药王山”。孙思邈的“悬丝诊脉”从此被人广为称颂,有很多人把这件事当成孙思邈的一种智慧,因为诊脉之前的询问和研究处方实际上已经帮助他了解到病人的病情。而他能在事后恭谦辞然,更可见他襟怀坦荡、不图名利。
大医精诚百代师
离开了皇宫,孙思邈继续他的行医生涯。
他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印证前人的医学理论。
唐永徽三年(652),已经七十多岁的孙思邈写下了《备急千金要方》这样一部中国古代并不多见的传奇医书。而三十年之后,已逾百岁的孙思邈,又写下一部《千金翼方》。这两部书被后世的人们合称为《千金方》。所谓“千金”是说人的性命至关重要,千金不换的意思。《千金方》共六十卷,主要记录了孙思邈一生的医术精华。
在《千金方》的第一卷,孙思邈以《大医精诚》为题目,阐述了作为一个医生必须具备的几点要求:首先,要有认真的态度;其次,应该不分贵贱,一视同仁;第三,还应该做到不避脏臭,不贪钱财。他认为熟练的专业技能为“精”,高尚的道德品质为“诚”,唯有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的人,才能被称为良医。
孙思邈尊重生命,他被人称为“药王”却一生坚持不用动物入药。他悬壶济世,自己命长百岁。他是“大医精诚”的典范,千百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高度评价和称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