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拔罐养生法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用的拔罐保健方法

◆常用拔罐方法

保健拔罐有很多种方法,可分为火罐法、水罐法、抽气罐法。其中火罐法是最常用的。

1 火罐法

借助火力使罐中空气受热排出,然后放置于治疗部位,罐中空气逐渐变凉,形成负压,罐吸附于治疗部位的拔罐方法就是火罐法。具体的操作有以下几种。

◎闪火法

左手拿着罐子,右手拿着浸蘸了95%酒精的闪火棒(也可以用镊子夹棉球),将闪火棒点燃,然后伸入罐中燃烧数秒(根据罐子的大小来决定燃烧的时间,一般为1~5秒)后抽出,迅速将罐子扣在预选的部位,即可吸拔在皮肤上。

⊙闪火法

注意事项

要把闪火棒伸到罐中(最好至罐底),不要将闪火棒伸到罐口处,不然,可能会使罐口被烧热,而导致患者皮肤被烫伤。在吹灭闪火棒的时候,不要低头,以防烧伤。

◎投火法

将浸蘸了95%酒精的棉球或纸片点燃,伸入罐中,在棉球或纸片燃烧得最旺的时候,快速地将火罐扣在应拔的部位上就可以吸住,这种方法的吸附力非常强。

⊙投火法

注意事项

因为在罐内存在燃烧物质,很容易因为火球落下而烫伤皮肤,因此投火法最好用于侧面横拔。

◎贴棉法

将一小块略浸酒精的棉花压平,贴在火罐内壁的中、下段或罐底,在将酒精棉球点燃以后,迅速地把火罐扣在治疗部位上。

⊙贴棉法

注意事项

棉花不要浸太多的酒精,不然,在燃烧的酒精滴下的时候,容易使皮肤被烫伤。因此,贴棉法适用于侧面横拔。

◎架火法

在应拔的部位上放上一个不易燃烧和传热的物体(如直径小于罐口的小瓶盖等),在上面放一小块酒精棉球,将酒精棉球点燃,迅速扣上火罐。

◎滴酒法

在罐子里滴1~3滴95%的酒精,旋转罐子使酒精可以非常均匀地分布在罐壁,然后将其点燃,将火罐迅速扣在应拔的部位上。

⊙架火法

注意事项

要控制好滴入酒精的量,如果太少,会不易点燃,如果太多,酒精淌下会灼伤皮肤。滴酒法适用于侧面横拔。

火罐法在操作时,应注意两点:

·注意火的大小 火罐点火主要是为了尽可能地将罐内空气排尽,以使吸力尽可能最大,因此,在燃烧火苗(火焰)即将熄灭的时候扣罐是最合适的。通常情况下,不要在火旺的时候扣罐(特殊用法除外),以防灼伤皮肤。

·防止烫伤 在点火的过程中,如果罐口温度过高,应该换一个火罐,也可以用消毒湿毛巾抹一抹以降低罐口温度,否则,容易导致患者被烫伤。

2 水罐法

把竹罐放到药液或沸水中,煮沸1~2分钟,用镊子夹着罐底,将竹罐提出液面,控干水液以后,趁热将其扣在需要治疗的部位。根据病情来决定应该使用哪种药液,如选择祛风除湿的药独活、红花、草乌、羌活、川乌、当归等。

水罐法在操作时,应注意两点:

·掌握煮罐时间 煮竹罐的时间应适宜。如果煮的时间太长,会使竹罐容易脱落;如果煮的时间太短,会导致吸拔力不足,使竹罐不易吸拔。通常煮的时间最好是3~5分钟。

·防止烫伤 在煮罐以后,务必要将罐内的热药液或热水甩净,否则可能会烫伤皮肤。并且要立刻将罐口用干毛巾捂住,以保持罐内的温度,使其具有一定的吸拔力。对于有知觉障碍的患者,不宜使用竹质煮罐。

3 抽气罐法

抽气罐法是在抽气罐的活塞上套上抽气筒,用抽气筒抽出空气,以使它可以吸拔在治疗部位上。

利用机械抽气使罐内形成真空负压,使罐吸拔于体表的方法就是抽气罐法。真空罐具有无须用火、操作方便、便携易用的优点,非常适用于家庭自我保健。

⊙抽气罐法

◆常用罐法操作

罐法就是拔罐的方法。在疾病治疗中采用拔罐疗法的时候,应该根据不同的病情来决定采用什么样的罐法。不同罐法的治疗作用会有所不同,对皮肤的刺激范围和刺激量也会有一定的差异,尤其是在和其他疗法配合使用的时候,就会有更大的差异。所以,选择合理的拔罐方法对提高临床疗效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单罐法

单罐法就是单罐独用,它适合用于病变范围比较局限的疾病,可以根据病变或压痛范围的大小来选择适当口径的火罐。

2 多罐法

多罐法就是多罐并用,它适用于病变范围比较广泛、病变处的肌肉比较丰厚的疾病,或者敏感反应点比较多的情况,可以解剖形态或经络走向等为根据,根据具体情况来吸拔数个或数十个罐,如某一肌肉劳损的时候,可以按照肌肉的走向位置成行排列吸拔多个火罐,这被称为“排罐法”。如果患者的身体强壮,症状非常明显,拔罐数目应该多而排列紧密(罐距小于3厘米);如果患者的体质弱或者症状不是非常明显,拔罐数目应排列得比较稀疏(罐距大于7厘米)。

3 留罐法

留罐法又被称为坐罐法,是拔罐中最常用的一种罐法。留罐法就是在罐吸拔后,在治疗部位留置一段时间,至皮肤潮红、充血或瘀血的方法。通常情况下,留罐时间是5~20分钟,但根据个体情况和季节的不同,留罐的时间也会有所差异,罐大吸拔力强的应该适当地将留罐时间减少。如果拔罐部位的皮肤娇嫩、细腻,或者在夏季、红外线灯照射后进行拔罐的话,留罐时间应该稍微短些;如果需要刺络拔瘀血罐,时间可以适当长一些,但是要注意不要拔破皮肤或者拔起水疱。

4 走罐法

走罐法又被称为运罐法、滑罐法和推罐法等。在操作以前,应该选择罐口比较大、罐口壁较厚而且光滑没有破损的玻璃罐或有机玻璃罐。然后要将液体石蜡油、凡士林等润滑剂薄薄地涂在吸拔部位或罐口上,也可以根据病情来选择风湿油、风油精、红花油、药酒等,以便于罐的滑动。当罐吸拔在皮肤上以后,要用手握住罐底,平推罐体或使其稍微倾斜,使其向前、后、左、右方向移动,或者做环形的旋转运动。如此反复多次,等到皮肤呈潮红、深红或者起丹痧点后停止。进行走罐法的时候,应该以患者的体质及病情为根据,对手法的轻重、火罐的速度进行调节,不要使火罐内的负压太大。负压过大,会使吸力非常强,在走罐的时候,容易使患者感到疼痛。这种拔罐方法适用于病变部位较大、肌肉丰厚的部位,如腰部、胸背部、腹部和大腿等。

⊙走罐法

根据病情的不同,走罐法又有轻吸快推、重吸快推、重吸缓推的区别。

5 闪罐法

闪罐法就是用镊子将酒精棉球夹住,在点燃以后将其送到罐底,然后迅速抽出,把罐吸拔在患者患处,然后立即取下罐,如此反复多次,直到皮肤潮红发热为止。这样反复的牵拉—松弛,会反复地使皮肤充血,局部的血液灌注—输布—再灌注,以此改善血液循环,并使神经和血管兴奋。这种方法适合用在外感风寒、皮肤麻木、肌肉痿软、功能减退的虚弱病症或者中风后遗症等,因为这种方法不会在皮肤上留下瘀斑,所以非常适合在面部使用,如面瘫等。在操作闪火罐时,应该注意在闪火入罐的时候一定要快,要立刻将棉球送到罐底。切忌让火在罐口停太长时间,否则会导致罐口太热而使皮肤被烫伤。如果需要反复闪罐的话,因为罐体的温度会非常热,所以应该换一个罐,方可继续操作。

⊙闪罐法

6 针罐法

毫针针刺配合拔罐的方法就是针罐法。针刺拔罐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将针灸疗法掌握好,在针刺的前后配合拔罐,会相应地扩大治疗的病症和病种。

⊙针罐法

留针罐法

在进行拔罐以前,要先把适当的针具准备好,应该选择一次性使用毫针(最常用的是直径为0.25毫米,长度为25~40毫米的毫针)。在针刺得气后留针时,要以针刺的穴位为中心,进行拔火罐。选择不同的穴位和手法,能起到针刺拔罐的作用,可以用来治疗多种疾病。在进针的时候,要按照针刺的要求掌握进针的深度,要确保留在体外的毫针针柄、针体长度都不能大于罐体的深度,以免因针体被压弯而使患者感到疼痛。

这种先针后罐法在临床上应用得非常广泛,在学习拔罐的时候,要同时学习针灸的基本技能。

刺血(刺络)拔罐法

刺血(刺络)拔罐法就是用三棱针或圆利针刺血,或者用梅花针弹敲浅刺,然后再进行拔罐,以加强刺血疗效的方法。这种方法在皮炎、痤疮、丹毒、软组织损伤、坐骨神经痛以及皮肤瘙痒症等病症中应用得非常广泛,可以用来消瘀化滞、散结通络。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使刺血部位避开重要组织。如果使用玻璃罐,应该对出血量进行观察,将出血量控制在10毫升以内,一旦出血量过多,就要立刻起罐,然后用消毒的干棉球进行按压止血。

火针罐法

在酒精灯上烧火针(钨钢制的粗针)针体前端,直到呈白色为止,快速地刺选定的腧穴或病位,出针要迅速,不要刺得太深,然后迅速拔罐5~10分钟。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避开血管神经及颜面等暴露的部位。这种方法适合用在良性结节肿块、寒湿性关节痛以及阴性脓肿等病症中,可以用来温经散寒、软坚散结。

7 温罐法

温罐法就是在留罐的同时,用特定电磁波治疗器(神灯)、红外线仪器以及频谱仪等照射加温,或者用艾条温灸罐具四周的拔罐方法。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提高疗效,还可以避免患者着凉。这种方法具有拔罐和热疗的双重作用,最适合在寒冷的季节,或是在患有虚寒、寒湿病症的患者身上使用。

8 指罐法

在需要拔罐治疗的穴位或患处,先用手指代替针点按穴位或点揉患部后进行拔罐治疗的方法就是指罐法。这种方法同时具有拔罐、针刺和按摩的三重作用,不仅可以使拔罐治疗效果得到提高,还可以扩大治疗范围。在临床上多用于治疗疼痛剧烈、病情较急的病症,对劳损和软组织挫扭伤等病症效果特别显著。

9 血罐法

血罐法是刺血与拔罐相结合的操作方法,又被称为刺络拔罐、刺血拔罐。在临床上要先按照病变部位的大小和出血量的要求来用梅花针(皮肤针)、三棱针、注射针或缝衣针等针刺穴位或治疗部位。要根据病情所需来决定刺激量,轻刺要以皮肤出现红晕为度,中度要以微出血为度,重度要以点状出血为度。刺完后,再进行拔罐并留罐,根据病情来决定留罐时间,通常出血量应为数滴或数毫升,这种方法适用于治疗各种急慢性软组织损伤、神经性皮炎、高热、神经痛、丹毒等。

10 刮痧罐法

在拔罐前先在待拔部位涂上一层润滑剂,然后用水牛角刮痧板、瓦块、汤勺等器具刮拭体表,直到皮肤发红,甚至出现紫斑后,再行拔罐的方法就是刮痧罐法。这种方法具有操作方便、灵活的优点,在民间非常流行,主要适用于病变范围比较小的病症。

11 摇罐法

先使罐吸拔在皮肤上,然后手握罐体,均匀有节奏地摇动或来回转动的罐法就是摇罐法。在施术的时候,用力要柔和,动作要平稳,以增加对皮肤或穴位的刺激量,从而起到增强治疗效果、加强血液循环的作用。在施术的时候,要注意手法不要太重,否则,容易使皮肤受到损伤,使患者无法忍受,但是手法也不能太轻,太轻的话无法达到刺激量,无法起到拔罐的作用。摇罐法可以与刺络拔罐法配合使用以增加出血量。

12 提罐法

先使火罐吸拔在皮肤上,然后上提火罐牵拉皮肤,再恢复原样,如此反复、轻柔、均匀地提拉火罐,直到皮肤出现瘀血为止的方法就是提罐法。在操作的时候,用力要适中,如果用力太大会使火罐容易被拔掉,如果用力太小就无法达到刺激量。这种方法经常用于拔腹部的穴位,可以起到增强拔罐刺激量的作用。

13 药罐法

药罐法是拔罐与药疗相结合的一种方法,使用的药物多是辨证用药,也可以是协定处方或者常规用药。煮罐选择的是竹罐或木罐,煮罐的锅具不要选择金属质地的铁锅或铜锅,而是要选择大的陶瓷锅、砂锅或搪瓷锅等,在临床上,经常使用的是大号的电饭煲。

药蒸气罐法

将配置好的药物加入水中,如果是外感药需煮沸5~10分钟,舒筋活血药需煮沸约30分钟,然后将竹罐或木罐放入药液中,煮沸2~3分钟,然后用镊子夹出罐子,使罐口向下,将药液甩干,然后立刻将罐口用折叠湿毛巾捂住,使充满蒸气的罐体吸拔在治疗部位。需要注意的是,药物处方不同,治疗的范围也会有所差异。

药酒火罐法

在罐内滴入药酒,用火力排气法进行拔罐,根据病症选择合适的药酒。

储药罐法

将适当的药液(药液可以用煮药罐方或药酒方,或者根据病症选方用药)滴入火罐或抽气罐中,类似水罐,然后将其扣在身体待治疗的部位。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治疗风湿痛、消化不良、哮喘、咳嗽以及牛皮癣等。

药罐法有利于皮肤直接吸收更多的药物。根据药物的不同,药罐法的效果也会不一样,对于局部作用最为明显,可以起到拔罐、药物的双重作用。

涂敷药罐法

拔罐前后,在待拔罐的部位或患处涂上一层药乳、药膏、药酒或药糊,然后再进行拔罐治疗的方法就是涂敷药罐法。可以用于抽气法或火力排气,也可以用于闪罐、留罐。

药饼拔罐法

在待拔罐的部位垫上药垫,然后将药物研成细末,用水调或用面粉调和使用。

药走罐法

药走罐法选择药物乳液、药酒、药油等作为走罐的润滑剂,在拔罐前后还要与按摩相结合,使拔罐、药物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拔罐指南

在进行拔罐的时候,要掌握好拔罐的力度和速度,拔罐的部位最好是肌肉丰厚、皮下组织丰富的地方,要避开毛发。拔罐顺序是从上到下,即从头部到足部。对于拔过罐,而且还没有消退的部位,最好不要再次拔罐。如果需要拔罐的部位,毛发较多,应该进行刮毛处理,而且要在施术的部位涂上一层油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