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四节 可能的创新点
本研究可能产生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研究内容的创新
从游客感知视角出发,采用实证研究方法,通过运用结构方程模型、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重要性—表现性分析法等方法系统分析了北京市不同类型旅游景区游客满意度评价影响因素研究。在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依照核心吸引物类型将北京市旅游景区分为四种类型,分别为自然风光类、现代文化类、历史古迹类和博物馆类,并选取16个典型景点进行实证分析,对北京市不同类型旅游景区的游客满意度评价进行比较分析。本书为系统研究各类型旅游景区游客满意度评价工作打下了基础,并且丰富了旅游景区游客满意度评价方面的现有文献与研究,补充与发展了游客满意度研究领域的理论与研究。
(二)研究方法的创新
本书的研究结合定性研究等与定量研究等多种分析与评价方法,为客观、准确地评估不同类型旅游景区游客满意度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与方法。在以往的研究中,对游客满意度评价的研究大多局限于数理统计研究层面,而未深入探讨游客出游行为的规律性特征,研究结果不够全面系统,评价指标的理论依据不够充分。笔者在大量阅读、梳理国内外游客满意度相关研究成果基础上,对国内外游客感知的影响因素、评价领域、相关理论进行全面梳理。在前人成熟经验的基础上,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对游客满意度评价进行实证研究。研究采用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使游客满意度评价相关研究的理论依据更加充分,研究结果更加严密和科学,对北京市旅游景区游客满意度内在规律做出判断。
(三)研究视角的创新
基于游客感知理论,本文选取北京市16个著名旅游景区为调研对象,并对不同特征的游客群体满意度进行调查,在一定程度上为未来不同类型旅游景区游客满意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和研究工具。现有研究多缺乏相应的理论做支撑,也缺乏系统的研究。本研究对游客感知理论进行系统梳理,对不同游客群体特征与景区满意度要素进行交叉分析,拓宽了游客满意度评价的研究视角,也是“以人为本”思想的核心所在。
[1]载于李金早《加快从旅游大国向旅游强国迈进》,《人民日报》2015年9月16日。
[2]李克强于2016年3月24日在“博鳌亚洲论坛2016年年会”上的主旨演讲。
[3]UNWTO Annual Report 2016,(2017),p.12.
[4]UNWTO Tourism Highlights2016,Edition,(2017)p.2.
[5]UNWTO Annual Report2016,(2017),p.11.
[6]UNWTO Tourism Highlights 2016,Edition,(2017),p.3.
[7]李克强于2017年9月12日向世界旅游联盟成立仪式发的贺信,中国政府网,http://www.gov.cn/xinwen/2017-09/13/content_5224770.htm,2017年9月13日。
[8]UNWTO Tourism Highlights 2016,Edition,(2017),p.13.
[9]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网站,http://www2.unwto.org/annual-reports。
[10]UNWTO Tourism Highlights 2016,Edition,(2017),p.12.
[11]The Travel & Tourism Competitiveness Report (World Economic Forum,2017).
[12]蒋梦惟:《北京调减天坛等景区最大承载量 采取“限流模式”》,《北京商报》2018年9月17日。
[13]北京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官方网站,http://lyw.beijing.gov.cn/tsfwzt/qyml/39369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