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氏璧解谜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章 惊心动魄的记载和扑朔迷离的传说

在中国玉器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最惊心动魄和扑朔迷离的一页,莫过于关于和氏璧的记载和传说。

春秋时期的楚国人卞和,为了让世人认识到一块毫不起眼的玉璞的价值,虽然先后被砍去了双脚,堪称千古奇冤,但最终使美玉得见天日……

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前,和氏璧流离于楚国、赵国和秦国。楚、赵、秦都是春秋和战国时期的强国。和氏璧诞生于楚国,所以有必要多了解一点楚国的情况。据《史记·楚世家》《世本》及《左传》等文献记载,楚是古帝高阳之后裔,高阳传至陆终,陆终生六子,最小的一个叫季连。“季连名也,芈(mǐ)姓,诸楚所出”。楚人艰苦创业,苦心经营我国南方长达千年之久,特别是公元前689年——楚文王元年,楚武王之子楚文王迁都于郢(湖北省江陵县北)后,征战连年获胜,势力日益强大,周天子对其无可奈何,只得承认了既成事实,在赏赐的同时,让楚国“镇尔南方夷越之乱,无侵中国”。到了楚庄王时,国势日强,问鼎周室,大有取而代之之势。那一历史时期的楚国,疆土辽阔,物质富饶,文化灿烂。从1982年春天在江陵县楚墓出土的精美绝伦丝织品中,我们可以窥见灿烂的楚文化之一斑。

2300多年前楚国的九彩绣锦(湖北江陵出土)的精美丝绢:龙凤大花纹

春秋后期至战国中期,楚国在今天的湖南北部、湖北、河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和四川一带;赵国在今天的山西北部和中部,河北的西部和南部;秦国在今天的陕西中部、甘肃的东部。

在春秋和战国时代,楚国对我国长江流域的开发和经营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对推动历史文明的进程立下了不朽的历史功勋。现代的人们没有见过和氏璧,而我们可以通过楚国辉煌的文明,想象一下和氏璧的风格和风采。

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韩非子(公元前约280 —233 年),在他的文章《和氏》中是这样记述和氏璧的:楚人卞和在楚山中得一玉璞,献于楚厉王,厉王命玉工鉴别,玉工说这是一块石头。厉王认为卞和是在行骗,砍去了卞和的左脚;厉王死后,武王继位,卞和再次献玉,武王命玉工鉴别,玉工仍然说这是一块很普通的石头。于是悲剧重演,卞和以同样的“欺君之罪”被砍去了右脚;武王死后,文王继位,卞和在楚山中抱玉璞痛哭三日,泪血俱下,感天动地,消息传到楚都,文王派人询问,卞和回答:我并不是哭我被砍去了双脚,而是哭美玉被当成了顽石,忠诚之人被当成了欺君之徒,无罪而受刑辱。文王乃命人剖开“石头”,终于使文王和天下之人认识到了卞和怀抱之玉璞,果然是一块绝世佳玉。玉璞经琢磨后制成了玉璧,被命名为“和氏璧”。卞和为了使真实的、美好的事物被世人认同,所表现出来的执着、坚贞和勇敢,令人肃然起敬。

带璞的玉石

从楚文王到楚宣王的大约四百年间,和氏璧世代相传,一直归存于楚国王室。而到了楚威王时,因嘉奖昭阳灭越败魏有功,威王将和氏璧赏赐予昭阳。后昭阳于赤山举宴会饮,应众宾客所求而拿出和氏璧与大家共赏。想不到宴尽人散,和氏璧竟然神秘失踪!当时尚未发迹的张仪正屈附于昭阳门下,众人疑其品行不良,认为是张仪偷盗了和氏璧。于是“共执张仪,掠笞数百”。痛打其一顿后,终因查无实据,只好作罢。究竟是否冤案一桩,不得而知,反正和氏璧了无踪影,不知去向。一代牛人张仪在此之后投奔了秦国,凭三寸不烂之舌和胸中纵横天下之大略,终被重用,当上了秦国丞相。楚人重物轻才,玩物丧志,历史教训,值得反思。

50年后,赵国太监缨贤偶遇和氏璧,不胜欣喜,以500金购置,密藏于府内,由于有人告密,和氏璧“理所当然”地落到了赵惠文王的手里。至此,和氏璧在赵国,天下之人无不知晓。继韩非子之后,著名的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为世人记述了“价值连城”和“完璧归赵”的历史故事:战国后期,秦昭襄王得知和氏璧在赵国,派人送信给赵王,说愿意以十五座城邑进行交换。赵王明知有诈,但迫不得已,只好派蔺相如捧璧出使秦国。蔺相如见到秦王,奉上宝璧,秦王十分欣喜,递给左右观赏,并不提割城之事。相如趋前对秦王说:“璧上有点小毛病,让我指给大王看。”秦王将璧递给相如,相如接璧在手,退于柱旁,突然色变,怒发冲冠,厉声对秦王说:“赵王为了送璧入秦,斋戒五日,然后才派我前来,是何等的真诚和郑重,而你得到了玉璧,却随便交给身旁的人,嘻嘻哈哈毫不庄重,我看你无意将城邑交给赵国,所以我将璧取回,大王若是要逼迫我,我的头和这璧将一起碎在这柱子上!”说罢举璧于头,眼看柱子,作欲撞柱状。秦王爱璧心切,连忙道歉。相如请秦王斋戒,另择吉日交璧。回到驿馆后,相如火速遣使,由小道秘密将璧送回赵国。相如凭着过人的胆略和智谋,在中国历史上演出了一场流传千古的“完璧归赵”的故事。结局是“秦终不予赵城,赵亦不予秦璧”。

长乐双螭出廓玉璧(东汉,故宫博物院)

通过司马迁荡气回肠的记述,美玉连城、完璧归赵的故事脍炙人口,家喻户晓,和氏璧的形象和价值也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位。那么和氏璧以后的情况又怎么样呢?

关于和氏璧的记载、传说和故事还有很多,最盛行的传说是,秦灭赵,得到了和氏璧。之后,又统一了中国,因“璧象环天”,于是秦始皇命丞相李斯写了“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鸟虫形篆字在和氏璧之上,由玉工孙寿雕刻为玉玺,尊为国家威严和权力的象征。

秦玺上由李斯书写的鸟虫形篆字

秦玺上文字放大

汉灭秦后,此玉玺被汉高祖刘邦封为“传国玉玺”。西汉末年,王莽篡位称帝,逼太后交出玉玺,太后大怒而掷玉玺于地,磕损一角,乃用黄金镶之——此后便有“有眼不识金镶玉”之说。据说当刘秀的大兵杀入京城,王莽在临死之前,还将“传国玉玺”挂在脖子上,以示其“受命于天”,应为“正统”。王莽被诛后,“传国玉玺”为东汉光武帝刘秀所得,并作为“天”的象征往下传。东汉末年,玉玺几经辗转,被投入井中,为孙坚所得,后归袁术,袁术失败后,玉玺回归汉献帝。曹魏受禅,曹操得玺。晋以后,传国玺辗转相授,至唐高宗李渊时,传国玺改称“宝”,但五代时突然失踪。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北宋时,命人找到。元朝顺帝败北,将玺“携至大漠深处不知所终”。相传清进关以后,传国玺再度“浮出水面”,元后裔又献玺于努尔哈赤,清得之遂以称帝。然而,清亡后,在溥仪所交出的25颗玉玺宝印中,并无由“和氏璧”做成的“传国玉玺”的半点踪迹。至民国初年,还有一些军界、政界的要人,如警察总监张璧和鹿钟麟等人,曾经苦苦追寻这一宝物的下落。但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古代和现代一些研究和氏璧、传国玉玺的学者,经过严谨地考证和认真地分析,认为传国玉玺——秦玺(但笔者认为此玉玺与和氏璧无关),于后唐清泰三年(公元836年,后晋天福元年),已被后唐末帝从珂焚毁。

传说中的传国玉玺

关于和氏璧的记载和传说可以说是真真假假,版本不少。过分地渲染神化了和氏璧,各种假象如同迷雾一样,使和氏璧的下落复杂化。传国玉玺是怎么失踪的?和氏璧——传国玉玺到底在哪里?为解开这千古疑案,不少人至今仍在浩如烟海的史料中寻找线索。历史上也有不少荒唐之人,谎称或误认为得到了“传国玉玺”。笔者以为,对和氏璧的分析,应以秦始皇统一六国为分水岭,记载秦统一六国前的故事和传说,有真实的部分,亦有渲染的成分。以后则为“秦始皇用和氏璧制成了玉玺”这样的记载或传说问世并流传。后来关于和氏璧的记载或传说,则纯属于假象、编造或错误地认识。我们有足够的证据来证明玉璧和玉玺之间毫无联系,也不难推理分析秦始皇为什么要设置和氏璧被制成玉玺这一假象的动机,更不难理解,为什么秦以后的历代帝王及统治阶级明知(或不知)“传国玉玺”并不是和氏璧的“后代”,但无一不维护着传国玉玺即和氏璧这样的假想、假说和假象。

庄重威严的玉玺

卞和捧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