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产业与体育产业
一、产业
(一)相关经济学基础
产业经济研究是经济学研究的一个分支学科。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一个基本出发点是认为在一国范围内存在资源的闲置现象,因而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题是提高一国资源的利用程度,并把闲置资源利用到生产中去,从而达到更高的产出水平。在提高一国资源利用程度的过程中,可能会引起物价总水平的波动。因此,宏观经济学的第二个主题就是维护物价总水平的稳定。
资源闲置等现象是人们的经济行为所产生的后果,所以宏观经济学也对人们的经济行为加以研究。它研究的是“一国总的行为”,如总消费行为、总储蓄行为、总投资行为、总货币需求行为等。这就是说,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带有总量意义的范畴或变量,如一国总产出、一国总收入、一国总支出(总消费支出和总投资支出)、总劳动供给、总劳动需求、总货币需求、总量生产函数等。
资源是有限的,甚至是稀缺的,微观经济学要研究的主要内容就是如何使这些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价值,即如何使有限的资源得到最佳配置。
微观经济学认为,在市场经济中,价格指挥着全社会的资源配置。因此,价格是微观经济学的中心范畴。为解决个别产品或要素的价格决定问题,首先要解决个别产品或要素的市场需求和市场供给问题。也就是说,微观经济学研究的范畴或变量主要包括效用,消费者收入,经济规律均衡,个别产品需求,生产函数,个别产品的成本、收益、利润,个别产品供给,均衡价格,完全竞争,垄断,个别要素的需求,个别要素的供给等。
(二)产业的概念
产业有多种定义,它泛指各行业、部门、工业、实业、动产和不动产等。在一般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教材中对产业的定义主要如下:
广义的产业,是指从事国民经济中相同性质的生产或其他经济社会活动的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和个体的总和。
狭义的产业,主要是指直接从事同类经济活动的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的总和。
从上述定义可以看到,因所探讨的角度和范围不同,对“产业”这一概念的表述也不完全相同。分析产业的概念,既要考虑构成产业的同一性,又应反映出构成产业的内在要求和基本条件,因而产业的构成应强调以下几方面的规定性:
第一,产业构成的规模规定性。单一的企业不一定能构成某一产业,多个企事业单元也不一定形成产业。构成产业的企业数量、产出量等都必须达到一定规模。
第二,产业构成的职业化规定性。在社会各职业中已形成了专门从事这一产业活动的职业和专业人员,由此而形成相对稳定的社会群体。
第三,产业构成的社会功能规定性。该产业一经形成,就要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承担一定的角色,并担任着必不可少的社会功能。
同时,产业的构成还应有专门化的生产技术设备和技术经济特点。
满足以上各规定性的企业单元的集合才能被称为某一产业。因此,产业是指国民经济中以社会分工为基础,在产品或劳务的生产与经营上具有某些相同特征的企业或单位及其活动的集合。
(三)产业分类
产业分类是把具有不同特点的产业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为各种不同的类型。对产业进行分类,是为了研究产业之间的内在联系。产业的分类方法较多,各种分类均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探讨产业的结构及其发展变化,它们各有用途,同时也相互补充。
1.按社会再生产过程不同功能、结构因素划分
(1)按社会再生产中的经济职能分类。这种分类属于最高层次的划分方法,是对社会分工中的一般分工从不同角度进行划分,其目的是揭示各产业部门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各环节的相互关系。例如,物质资源生产部门与非物质资源生产部门,基本生产部门和基础结构部门,生产资源生产部门与消费资源生产部门,生产部门、流通部门和服务部门等,即依据生产部门在经济发展和运行中的不同功能作用来加以划分。
(2)按三次产业分类法分类。所谓三次产业分类法,就是把全部国民经济部门分别划归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三次产业分类法是以人们生产活动发展的阶段性为依据,以资本流向为主要标准,把产业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3)按生产结构分类。生产结构分类法是以研究物质生产部门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产业关系和比例关系为目的的产业划分方法。在实践中,通常通过农业、轻工业与重工业的区别,按农、轻、重的划分来研究生产结构关系。这种分类方法与前两大部类分类法有密切的联系,即重工业生产的产品大多为生产资源,轻工业和农业产品则大部分是消费品,因而农、轻、重的关系大致体现两大部类之间的关系。
(4)按社会再生产的阶段序列结构分类。这种分类方法把社会生产看成是一个连续的,并且由不同生产加工阶段所组成的过程。从在自然界中取得物资资源开始,到生产出可供生活消费的产品为止,整个生产过程可分为初级生产阶段、中间生产阶段、最终生产阶段,与此相对应,各个生产阶段的产品称为初级产品、中间产品与最终产品。按这种阶段关系,可安排不同生产阶段的比例和产业部门之间“上游产品”与“下游产品”的衔接。
(5)按生产要素集中程度分类。这种分类方法又称为资源密集度分类法。所谓资源是指投入生产活动的生产要素,如资本、劳动力、技术、自然资源等。根据产业对生产要素依赖程度的差别,将产业分为资金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和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等。当然,这种依据生产要素密集度的产业划分只是相对的,因为绝对的划分标准是不存在的。
2.按产品和企业的生产同类性标准划分
(1)按照产品和企业的同类性标准划分产业类别,主要是用于物质资料生产部门中的工业建筑业和农业等产业部门内部的进一步细分,这也是最基本的具体分类方法。
(2)按企业生产同类性原则划分产业部门,是指以企业为基本单元来划分产业,即划分企业部门而不是产品部门。对同种产品集合的产业部门的划分,是按照产品的同类性标准来划分的,其划分的标准主要是考虑其产品的经济用途相同、产品的原材料消耗结构和工艺生产过程相同等,是按照产品而不是按照企业来划分的。
3.现阶段我国的产业分类
1985年,国家统计局发布了《经济行为分类标准》,基本上参照国际标准产业分类法,以三次产业为基点制定,但也根据我国的一些具体情况作了必要的调整和更改。
2002年7月,新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国家标准修订完成,此次修订大量充实了第三产业的新兴活动。
2003年5月14日,国家统计局正式印发了《三次产业划分规定》。
从以上所述可以看出,关于产业的分类标准是多种多样的,而产业分类标准又与产业分类方法紧密联系。所确定的产业分类标准不同,会出现产业分类方法的不同。不同的产业分类方法又是以不同的产业分类标准为前提,因而产业分类方法是产业分类标准的具体运用(见表1-1)。
表1-1 不同产业分类标准及不同产业分类方法
(四)产业类型
1.按产业发展层次顺序分类
第一产业,即广义的农业。
第二产业,即广义的制造业或工业。
第三产业,即广义的服务业。
2.按生产要素密集程度分类
劳动密集型产业,指在生产过程中对劳动力的需求依赖程度较大的产业,或者说是资本有机构成水平较低,在其生产的产品中活劳动尤其是体力劳动所占比例较大的产业。
3.按产业发展状况分类
(1)按技术先进程度来确定不同发展状况的产业。
传统产业,是指其所应用的技术并不代表现代新技术的发展,在经济发展中增长缓慢甚至呈下降趋势的产业。
高新技术产业,是高技术产业和新技术产业的统称,指其所应用的技术代表了世界高水平和新的发展趋势,并在经济发展中增长较快的产业。
(2)按产品供求量情况来确定不同发展状况的产业。
长线产业,是指生产规模较大,产品已经满足市场需求甚至过剩的产业。长线产业一般是由重复投资、重复建设和重复生产所形成的,它会造成投资的重大浪费。
短线产业,指生产规模较小,产品还不能满足需求的产业。短线产业也可能是瓶颈产业,如我国目前的能源、交通等基础产业仍是需要重点支持的短线产业。
4.两大部类产业
第一部类,这是指专门生产生产资料的部门或行业,其目的是要满足社会生产消费的需要。第一部类又分为两个副类:一是为生产生产资料提供生产资料的部门;二是为生产生活资源提供生产资料的部门。
第二部类,这是指专门生产生活资料的部门,目的是为了满足社会消费需求。第二部类也可分为两个副类:一是生产必要消费品的部门,以满足基本生活需要;二是生产奢侈消费品的部门,以满足发展和享受的生活需要。
二、体育产业的界定和属性
(一)体育产业的界定
关于体育产业的界定,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尚未达成基本共识。鲍明晓先生在2000年出版的《体育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一书中已经对有代表性的四种观点作了详细的评述。从总体上看,国内学者在阐释体育产业概念时受体育事业转型和体育产业发展水平的影响,主要着眼于体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和运行机制的转换,从体育事业与第三产业的关系、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的关系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体育事业如何有效运行的角度对体育产业作了概念化抽象概述。
产业属于经济范畴。体育与产业的叠加与融合,一方面使体育的文化范畴衍生出经济维度;另一方面也使得产业的经济范畴衍生出文化维度。因此,体育产业属于文化经济范畴。这是体育产业的质的规定性。
(二)体育产业属性
体育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体育活动组织专业化、参与消费化、运作营利化孕育的新型产业形态。它的内核是按照市场机制来运作的体育活动,外显形式是体育商品的大量涌现,以及体育商品生产和经营企业在数量与规模上的不断扩张。尽管体育商品有服务产品和物质产品之分,但是判定体育产业的基本属性关键还是要看其价值内核。体育产业的价值内核是按市场机制运作的体育活动,抽去这一内核,体育产业就不复存在,因此,体育产业的基本属性只能是隶属于第三产业的现代娱乐业,属于大文化产业范畴。
所以,对体育产业基本属性的理解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一方面要坚持娱乐是体育产业的基本属性,这是质的规定性;另一方面也不能把体育产业限定在只提供体育服务产品的一维空间内,割裂产业上下游之间的必然联系。只有这样,才能在真正意义上把握体育产业的本质,促进和加快体育产业的培育与发展。
三、产业的形成与发展
随着社会的进步,社会分工逐渐出现,伴随而来的是“产业”一词的诞生,随着分工的逐渐明确,产业的概念也越来越明确,并在不断地发展。在旧石器时代,人类只靠采集、狩猎为生,没有社会分工,产业也无从谈起。从旧石器到新石器时代,人类社会经历了一个重要转折,即随着社会分工的出现和发展,首先产生了农业。因此,农业成为整个古代社会的主要生产部门。人类是不断进步的,人类的生产能力和社会的科学技术也是不断创新的,在这种趋势下,农业生产部门也理所当然地在进步和不断地改革、更新,继而发生了三次比较著名的社会大分工: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发生在新石器时代,即畜牧业和农业的分离;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发生在原始社会末期和奴隶社会初期,即手工业和农业的分离;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则是商业从手工业中独立出来,这发生在奴隶社会初期。三次社会大分工的结果,相应地形成了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和商业等产业部门。由于工业同手工业的分离以及工业内部特殊分工的形成,社会经济的各产业部门也随之迅速发展起来。
产业革命引起了产业结构的变化,人们的产业观念也随之发生了实质性改变,即近代先进的产业观念也逐步根植于人们的意识之中。在第一次产业革命之后,“工业”和“产业”的概念也逐渐模糊起来,正如英语中的“industry”同指“工业”和“产业”一样,成为当时资本主义大机器、大工业生产的代名词。
总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生产和再生产不断扩充着自己的内容和范围,由此而形成的庞大而复杂的系统,都是由一般分工、特殊分工和个别分工而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