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亿元大案圆满调解的背后
案件错综复杂
2015年年初,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受理了一起借款担保纠纷案件。该起案件的原告系某银行西安解放路支行,而被告却有河南××公司、西安××××公司等多家单位及第三人某银行。
该起案件最初起诉的案件标的额只有4600万,但却涉及借贷关系、保证关系、质押关系、所谓的第三人侵权问题以及所谓的企业改制受让承担责任问题,加之关系到陕西、河南两省的利益关系和政府行政行为,更使该案显得错综复杂、扑朔迷离!
案件受理后,承办法官刘杰丝毫不敢掉以轻心,他悉心查看证据材料,认真分析法律关系,不放过任何一处可能影响案件性质的细节。为了掌握更多的第一手信息,他亲赴河南送达,并多次与当事人见面沟通,取得了原被告的信任。
5月25日开庭那天,六方当事人及其委托代理人来了几十号人,都想看看刘杰是怎么完成这一各方瞩目的审判。
“整个审判活动体现了刘审判长对法律和事实极为认真负责的司法工匠精神,沉稳文明对待当事人的每一次发言,一丝不苟地对待每一份证据材料,精确简练总结争议焦点,热情解答各方的法律疑问。”这是原被告共同的心声。
带着哮喘去调解
8月3日,案件各方当事人来到陕西高院给刘杰法官送锦旗和感谢信。
一起6笔债务纠纷涉案标的额4600万元,变更诉请后新增33笔债务合计13亿余元,这样的大案得以顺利调解结案,并且当场通过网络汇款履行,更难得的是双方当事人均是心服口服。
其实,在本案调解成功之前,合议庭已经研究拟以判决方式结案。但因哮喘病住院治疗的刘杰总不“死心”,尤其是得知另外33笔债务期限已到履行期限的信息后,更是“不能再躺下去了”。他对自己说:“一定要想方设法将双方其余的纠纷一揽子解决掉!”
提起刘法官的哮喘病,葛迪庭长和庭上的法官给我们透露了几个细节:“老刘这哮喘十多年了,一旦激动或者身体不适就开始咳嗽,必须第一时间拿出随身携带的气雾剂往嘴里喷,看得人揪心得很。”
“有一次老刘在住宅小区门口散步,哮喘突然发作,呼吸十分困难,无法站立,连呼救的力气也没有,幸亏被小区邻居发现,开车送他去了医院才侥幸捡回一条命。”
但即便是这样,刘杰法官还是没有忘记自己的内心承诺。当时,他说话、呼吸、行走都很困难,还是毅然做着调解工作。就这样一次次的以案说法、一次次的被感动,双方当事人终于握手言和,达成了一起看似难以达成的调解协议,并且当场通过银行汇款全部履行到位。
陕西高院院长阎庆文得知这一信息后,对刘杰法官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并在当事人送来的感谢信上批示:该案公正办理,达到了当事人双方满意的效果,应予以充分肯定!
退休前多办几个漂亮案子
在记述刘杰法官司法为民的优秀品质时,笔者也考察了其成长中作用于他的点滴情况。
在同事们眼里,刘杰是一个把学习当作生命重要组成部分的人。他坚持“勤能补拙”的学习原则,与其业务相关的法律、司法解释和典型案例,他都比别人要多学两遍、多思考几层,直到弄通弄懂才肯罢休。
刘杰总结的审判经验堪称经典:再复杂的法律关系,也要找到正确适用于个案的法律规范;再疑难的事实证据,也必须将其简化为几条让当事人满意的裁判主文。“大道至简”的智慧在刘法官那里得到完美演绎。
他还是一位办案能手、调解高手。每年审结的重大疑难案件都在50件以上,这个数字,在绝对结案数里面不是最高的,但是他所承办的案件,基本都是难以啃下的硬骨头案件;办案十几年来,仅有一起案件因为认识问题发回重审。
庭长称他是绝对的“办案骨干”,合议庭成员称他是难得的审判长,书记员称他是最具亲和力的好师傅,实习生称他是颇受尊敬的长者……
明年年底刘杰就要退休了,对他而言,实现完美谢幕的最好选择,就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多办几个漂亮的案子、多做一些对社会有益的事情,为此,他还得继续和折磨他20多年的哮喘病抗争!
(原载《人民法院报》2016年8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