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 研究思路
首先,对跨学科创业教育相关文献资料进行理论研究。理论研究包括两个方面:(1)依据跨学科、跨学科教育、创业教育和跨学科创业教育等领域的中外文学术论文,探究跨学科创业教育研究的重要观点与措施;(2)在对创业者和企业家“个人知识”生产方式研究的基础上,概括创业教育的跨学科性、体验性、实践性和“意会”性,归纳创业教育的知识生成逻辑。其次,研究考夫曼校园计划参与高校的KCI项目的实践经验。实践研究包括对考夫曼校园计划参与高校的KCI项目的工作总结报告和考夫曼基金会有关KCI计划的研究报告进行分析,开展跨学科创业教育的实证研究。这些报告包括《创业校园:行动、影响和考夫曼校园计划经验》(2013年)、《全校性创业教育时代已经到来》(2013年)、《美国高等教育中的创业:考夫曼高等教育创业课程小组的报告》(2008年)和《全校性创业教育:考夫曼校园计划的早期实施经验》(2006年)等。再次,对考夫曼校园计划实施高校跨学科创业教育的案例分别进行研究。再其次,依据创业教育的跨学科性、体验性、实践性和“意会”性,以及创业教育的知识生成逻辑,结合案例研究与评述,提出跨学科创业教育的应然教育模式、跨学科创业中心建设策略、跨学科创业教育课程开发方法、跨学科创业师资队伍建设,并探讨了不同类型高校跨学科创业教育实施策略。最后,针对我国创业教育实际情况,对我国现阶段高校跨学科创业教育实践提出对策和建议。
二 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本书系统收集和梳理国内外与本研究相关的学术文献、工作总结和研究报告,形成本课题的文献研究综述。在研究过程中,进一步深入收集研究过程中需要的资料,使研究始终建立在扎实的资料分析基础之上。本书在对创业者和企业家“个人知识”生产方式研究的基础上,概括创业教育的跨学科性、体验性、实践性和“意会”性,归纳创业教育的知识生成逻辑。
(二)案例研究法
本书以考夫曼校园计划资助的18所高校为案例分析对象,在简要总结每所高校的创业教育总体实施现状的基础上,着重详细分析每所高校的跨学科创业教育项目实施情况,从跨学科创业教育模式、项目运作机制、项目课程设置和跨学科创业课程开发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剖析与评价,总结跨学科创业教育的应然教育模式、跨学科创业中心建设策略和跨学科创业教育课程开发方法、跨学科师资队伍建设,以及不同类型高校的跨学科创业教育实施策略。
(三)比较研究法
本书以中国大学跨学科创业教育的实践为参照对象,系统分析美国大学跨学科创业教育的现状和优势,通过两国跨学科创业教育的比较,从而借鉴美国高校跨学科创业教育的经验做法;本书阐述的跨学科创业教育的应然教育模式、跨学科创业中心建设策略、跨学科创业教育课程开发方法、跨学科创业师资培养等,既是理论研究的结果,也有美国大学跨学科创业教育实践尝试的概括与归纳,能够为我国高校跨学科创业教育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使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少走弯路。
综合以上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确定以下研究技术路线图,见图1:
图1 本书研究技术路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