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五节 研究界定
一 本书中的创业教育“跨学科”界定为跨出商科之外
创业活动作为一个独特的行为,其活动过程处在企业生命周期之前以及初期,具有严格的资源限制、有限的机会选择、缺乏专业的商业技能专长、区别于大企业的行动目标等特点。[143]创业者和管理者相比,则面临着时间、资金、人员等方面的诸多约束;创业者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用最少的资金建立一个既有经济利益又有社会效益的企业,而管理者需要把雇主的资金收益最大化;创业者必须是一个通才,管理者则一般是某一业务领域的专家。[144]所以,创业活动需要相应的知识体系给予支撑,从而形成一门新的学科“创业学学科”或“创业管理学科”。美国国家教育统计中心发布的最新版学科专业分类(Classification of Instructional Programs:2000 Edition)中,工商管理、市场营销及相关学科(Business,Management,Marketing,And Related Support Services)(CIP:52)学科门类下,设置了“创业与小企业运营”学科(CIP:52.07),包括2个“创业”类的专业:创业/创业研究(Entrepreneurship/Entrepreneurial Studies)(CIP:52.0701)和其他创业与小企业运营专业(Entrepreneurial and Small Business Operations,Other)(CIP:52.0799)。[145]可见,创业学或创业管理属于商科类学科和专业,创业活动与商业活动一脉相承,创业知识与商科知识存在众多的交集。2004年6月,美国创业教育联盟(the Consortium for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发布的《创业教育国家内容标准》(National Content Standards for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也表明了创业学科与管理学、经济学存在诸多联系。该内容标准除了创业技能大类里的关于“创业过程”和“创业特征与行为”的A、B两类创业知识外,还包括经济学门类知识(F经济学内容,G金融学内容);管理学门类知识(I财务管理内容,J人力资源管理内容,L市场营销内容,M运作管理,N风险管理,O战略管理等)。综上所述,创业教学内容跟管理学和经济学联系紧密,都属于商科大类,不能以二级学科或三级学科(专业)来区分创业学与管理学、经济学,进而提出狭义的“跨学科创业教育”。因此,本书中,将“跨学科”界定为跨出商科之外,即跨学科创业教育是指创业教育与非商学院开展的专业教育的融合。
二 本书中的跨学科创业教育限定在创业学术教育领域
大学生创业教育教学体系大致由创业学术教育(第一课堂)、创业实践教育(第二课堂)和创业竞赛组成,创业学术教育侧重于理论教育、创业实践教育和创业竞赛侧重于实践体验。“创业活动”本身是复杂的、知识和技能覆盖面很广的活动,超过了商业学科的边界,具有跨学科性。[146]创业实践教育和创业竞赛围绕“创业活动”所需要的显性知识技能和隐性知识开展,无论是创业团队组建、还是不同学科知识和技术在创业过程中的综合运用都体现了活动自身内在的跨学科性,因此,针对创业实践教育和创业竞赛活动研究跨学科特点,既不合理也无法实施。然而,理论知识具有显著的学科特性,并且创业活动需要多种不同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所以,在创业学术教育领域研究跨学科规律和特征,是可行和必要的。事实上,美国高校在创业学术教育领域进行了大量的跨学科创业教育实践,许多高校建立了跨学科的创业学术组织、开设了跨学科创业学术项目(包括跨学科创业主修、辅修和证书项目)、开发了大量的跨学科创业课程,还培养了许多具有胜任力的跨学科背景的创业教师。当然,由于创业教育具有“实践性”特点,创业学术教育不仅仅只教创业理论知识,也需要有实践环节,例如,美国高校的跨学科创业学术项目通常设置一门顶石课程(capstone course),跨学科创业课程通常安排创业实践环节。综上所述,本书中,将跨学科创业教育限定在创业学术教育领域,对美国高校跨学科创业学术教育实践进行研究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