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安好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快乐的层次

追求快乐是人性的本能。对于快乐,每个人的定义是不同的,有的人觉得有吃有喝就是快乐,有的人觉得有钱有权就是快乐,有的人觉得读书就是快乐,有的人觉得帮助他人就是快乐,有的人觉得亲朋好友在一起就是快乐……

快乐大多时候是一种主观的感受。这种感受依据每个人的认知层次不同而异,同时快乐也有其客观性的因素,也就是说这种快乐要合理。

快乐是人类精神上的一种愉悦感,是一种心灵上的满足。它会使一个人变得开心。但这种精神上的愉悦和心灵上的满足往往受控于一个人的价值观与感受外界人、事、物的能力,也可以说与人的欲望有着直接的关联。一个人的欲望比较少,就容易获得快乐,一个人的欲望比较多,就难以获得快乐。

快乐的感受一般来源于以下三个层面。

来自外在物质、名利层面的快乐:一个人在得到大把的钱财或者取得功名、获得他人的认可,以及拥有了自己喜欢的吃穿住用行的物品时,都会在心理上产生一种满足感。这种对物质、名利的满足感是会给人带来快乐的。

来自自身身体层面的快乐:身体健康,没有病痛缠绕,吃饱喝足,没有饥渴的困扰。这种身体的舒适也会给人带来一定程度的快乐感受。

内在精神层面的快乐:当看到漫山遍野的鲜花、清澈见底的小溪、绿意充盈的草木等等,一个人会感到快乐。这种来自心灵上的快乐与物质名利、健康与否、得与失等都没有太大的关系,只是一种纯粹的心灵上的满足和愉悦。

在快乐的感受中,人们往往有一个误区,就是经常因追求暂时的快乐而导致未来更大的痛苦。比如日常的吃喝,遇到好吃的东西就会多吃,看到那些山珍海味就会胃口大开,久而久之给身体健康带来了伤害,日后独自承受病痛之苦。对于漂亮的衣服、宽敞的房子、喜欢的车子,拥有这些让我们获得了短暂的快乐,但如果超出我们的承受能力,便会给我们带来后续经济上的苦恼。

快乐的感受应该是由内而外的,而非由外而内。如果一个人的快乐是因为得到外物带来的刺激形成心理上的愉悦,那么这种快乐一定是短暂的、肤浅的;如果对快乐的感受是发自内心深处的一种愉悦和满足,而非建立在得失上的,那么这种快乐便是由衷的,也是持久的。

我见过许多有房有车有权有名但不快乐的人,也见过不少生活在最基层的伙伴充满正能量,常常感到开心和满足。

快乐的感受于我们每个人都是交错复杂的,人人都会有来自各个方面和层面的快乐。物质、名利、情感、健康会让我们快乐,一草一花一阳光同样也会让我们感受到内心的愉悦。短暂的快乐和持久的快乐,肤浅的快乐和由衷的快乐,都是我们所需要的。

在这些快乐的感受中,有两种快乐是要不得的,一种是给自己的未来带来痛苦的快乐,一种是给他人带来痛苦的快乐。这两种快乐都是建立在虚荣心和物质欲望基础上的快乐。这样的快乐是带有强烈毒性的,而且像吸毒一样会让人愈陷愈深,最后在不知不觉中以毁掉自己真实的快乐,以承受更大的痛苦为结局。这样的快乐越少越好,最好不要拥有。

也有两种快乐是越多越好的,一种是因他人的快乐而产生的快乐,比如看到某个人家的孩子孝敬老人尊敬师长,某个病人的身体康复了等所产生的快乐;一种是当自己失去某些物质、名利时所感受到的快乐,例如花了钱财帮助他人所带来的快乐,丢了官职庆幸没有丢掉性命所带来的快乐等等。刘禹锡被贬官职却享受着“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的快乐,便是一种典型的因失去而产生的快乐。

还有一种快乐是源于对大自然的欣赏与享受而产生的内心的愉悦与满足,比如看到波澜壮阔的大海、起伏连绵的群山、随风摇曳的花草、水中嬉戏的鸭鹅、一抹或浓或淡的晚霞、一轮悬挂高空的朗月等等。这种快乐的感受是最自然最由衷的,无关得失,无关岁月,更无关荣辱。

源于自然,发自内心的快乐,便是纯粹的快乐。这样的快乐于我们每个人都是一种美好,更是一种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