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写作研究:学习者语言及写作教学与测试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3 英语专业大学生一学年书面语的发展

1.3.1 研究背景

关于二语书面语发展的研究学界已经取得了一定共识,大部分研究发现随着二语学习的深入,学习者书面语的发展主要在语言的流利度上得到反映,而对其他几个指标,不同的研究得出的结论不尽相同。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包括: ① 研究方法的不同,有纵贯性研究,也有横断面研究;② 对有关语言发展四个客观指标的操作化定义存在差异;③ 研究中所涉及的两组(或者多组)样本有些属于不同的写作任务;④ 两次(或以上)作文取样的时间间隔相差很大,短至一个半月,长至一年。波利欧等人(Yoon & Polio, 2017)曾指出,为了能客观地反映二语学习者英语书面语的发展,纵贯性研究是最恰当的,而且要考虑写作任务的体裁,因为这也是一个会影响语言特征的变量。笔者认为只有当研究对象在不同时期的书面语样本涉及同一写作任务或者相同性质的不同写作任务时,结果才具备可比性;其次,为了使不同研究的结论具有可比性,对语言发展指标的操作化定义应该保持一致;最后,前后两次或多次作文的间隔时间应该足够长,否则就不能排除有记忆因素在起作用。

1.3.2 研究方法

1.3.2.1 研究问题

我们通过纵贯研究比较20名学生(10名成功者和10名欠成功者)就同一话题所写两次作文研究语言的发展轨迹。选取小样本的主要原因是能对个人的表现做更深入的分析,因为正如卡萨纳韦(1994)和拉尔森-弗里曼(2006)所指出的,组平均值很可能掩盖个人语言发展的具体情况。本研究试图回答以下三个问题:

① 英语专业学生语言的客观指标(流利度、句式复杂度、语言准确度和词汇复杂度)是否随着学习的深入而有所发展?成功者和欠成功者发展途径是否一致?

② 英语专业学生语言的总体质量是否随着学习的深入而有所发展?成功者和欠成功者发展途径是否一致?

③ 个人语言和组平均发展途径是否一致?

1.3.2.2 研究过程

在某学年开学初第一堂写作课上,研究者所教的英语专业二年级三个自然班的学生均在35分钟内完成了一篇作文。写作任务要求学生在存钱和提前使用将来的钱这两个习惯中做选择。

在该学年最后的一次写作课上学生们就同一写作任务又完成一篇作文,时间同样为35 分钟。两次作文抽样时间相距10个月。最后两批作文都由研究者输入电脑后打印出来进行各种分析。

1.3.2.3 研究样本

我们比较10名写作成功者和10名欠成功者的两次作文,共计40篇。成功者是那一年度写作成绩最高的10位学生,欠成功者是写作成绩最低的10位学生。

1.3.2.4 数据分析

我们考察了这40篇作文的客观语言指标和总体语言质量。

客观语言指标涉及流利度、句式复杂度、语言准确度和词汇复杂度四个方面。现有的文献对这四个方面有不同的操作化定义,为了使不同研究结果更具可比性,我们严格按照拉尔森-弗里曼(2006)的做法,把流利度操作化为t单位长度,句式复杂度为t单位小句数,语言准确度为无错t单位比例,词汇复杂度为复杂词形词例比(词形与两倍词例平方根之比)(1)。对客观指标的标注由研究者完成。

为了判断语言的总体质量,两位评分员阅读了这20名学生写的两次作文共40篇,并对文章的语言质量(不考虑内容、组织结构等方面)按10分为满分打分,两个分数的平均值为最后得分。两位评分员分别是研究者本人和研究者的同事,两人多年从事高校英语教学,都有在美国留学或教学的经历。

研究所涉及的数据均由SPSS15.0统计软件分析处理。由于样本较小,为比较两组作文在整体语言以及客观语言指标方面是否有变化,统计分析采用配对样本非参数检验。

1.3.3 结果与讨论

1.3.3.1 客观语言指标

客观语言指标包括四个方面: 语言流利度、句式复杂度、语言准确度和词汇复杂度。由于样本较小,我们在统计方法上采用了非参数分析法。

1)流利度

表1-5列出了大组以及成功组和欠成功组两个小组在语言流利度方面的变化。

表1-5 语言流利度的变化

表1-5显示,这20个学生在语言流利度方面有显著提高,两次作文t单位平均长度分别是13.26词和15.06词,(2)统计显著性为0.023。欠成功组和成功组都表现出一定的提高,但只有成功组呈现显著进步,t单位平均长度从13.95词提高到 15.72词。这一发现与其他相关研究的结论基本一致;随着语言学习的深入写作语言流利度会有明显提高。

这一结果和相关研究有很大的可比性。沃尔夫-昆特罗等(1998)所综述的研究中语言流利度介于6词到23词之间,1.2节的研究发现上海四所高校的100名学生在二年级专业英语四级测试作文部分的t单位平均长度为14.56词,在专业英语八级测试作文中上升到15.99词。拉尔森-弗里曼(2006)的研究对象在4次作文中的平均流利度分别是11、11.7、12.5和12.9词,相对偏低,主要原因是她研究中所涉及的写作任务为记叙文。

2)句式复杂度

在句式复杂度方面,表1-6显示欠成功组有一定提高(t单位平均小句数从1.65提高到1.67),成功组有退步(两次t单位平均小句数分别是1.65和1.54),由于成功组学生退步较大,全体学生的平均句式复杂度有一定的退步,从1.65下降至1.6。但这三个变化都没有统计上的显著意义。

表1-6 句式复杂度的变化

和相关研究比较这一变化在合理范围之内。奥特加(Ortega, 2003)的综述性研究发现,在外语环境中英语学习者的句式复杂度介于1.2到1.78之间,平均值为1.44。在拉尔森-弗里曼(Larsen-Freeman, 2006)的研究中,四次平均句式复杂度为1.35、1.41、1.43和1.55。1.2.2节报告的研究发现100名英语专业学生在专四写作部分的句式复杂度为1.53,专八作文中句式复杂度是1.57。因此,虽然这些学生的句式复杂度在一年里有所降低,但基本上高于其他研究的结论,而且正如奥特加(Ortega, 2003: 494)所指出的,句式复杂度这一指标不能被用作是“绝对的(语言发展)指标或者语言能力的直接指标”。我们也认为句式复杂度在语言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不会再有显著提高。另一种原因就是在限时作文(35分钟)的条件下,学生可能出于求稳的考虑倾向于使用他们有把握的简单句。

3)语言准确度

从表1-7可以看出,两次作文的语言准确度有显著提高(统计显著性为0.048);第一次作文中无错误的t单位占54.03%,这一比例在第二次作文中提高到64.72%。成功组学生在这一指标上的提高更为显著,从55.29%上升到75.98%,这一变化同样具有统计上的显著意义。欠成功组则是略有提高,从52.77%微升至53.46%,不具备统计上的显著意义(0.799)。

表1-7 语言准确度的变化

沃尔夫-昆特罗等(1998)所综述的研究中无错误t单位的比例介于13.3%到85.2%之间。可以看出成功组在第二次作文中的表现(75.98%)很不错。拉尔森-弗里曼(2006)的四次结果分别是44%、40%、50%和50%。2.1节介绍的研究发现,上海四所高校100名学生专四测试作文部分的无错误t单位占67.13%,到专八作文中下降到58.24%,唯一例外是综合性大学的学生,从69.8%提高到72.3%。尽管他们的变化没有统计显著性,但还是说明语言准确度和研究对象自身因素有关。语言熟练程度高的学生书面语的准确度相对更高,同样,本研究中也是成功者在语言准确度方面表现出明显进步。

4)词汇复杂度

表1-8 词汇复杂度的变化

从组平均看,第二次作文的词汇复杂度略有提高,分别是5.47和5.57,但非参数检验显示这一变化没有统计显著性(0.654)。具体来看,欠成功组的进步比较明显,从5.18提高到5.46,但依然不具备统计显著意义。而成功组在这一指标上略有退步,分别是5.76和5.68。拉尔森-弗里曼(2006)的研究对象在四次作文中的词汇复杂度分别是5.8、5.75、6和6.1,可以看出我们的研究对象在这方面略逊一筹。学习者在词汇复杂度方面没有显著提高,而且成功者还有略微退步,这很可能与作文抽样的状况有关,完成课堂限时作文时,学生为了避免使用没有把握的词,往往会使用一些简单的词。而换一种写作状态,学习者很可能花更多时间琢磨选词、用词。

值得一提的是,和拉尔森-弗里曼(2006)的研究相比,在所有其他指标上,我们学生的表现都更好,这可能与两组研究对象的差异有关。她的研究对象年龄介于27岁到37岁之间,是在美国读书的中国学生的配偶,而非学生。由于他们不接受专门的写作训练,所以在流利度、句式复杂度和语言准确度方面稍差一点,但生活在英语环境中,他们接触的词汇肯定更多,因而词汇复杂度比较高。

5)小结

上述结果显示,学习者的书面语在流利度、语言准确度、句式复杂度和欠汇复杂度这四个方面没有得到均衡发展,只是在流利度和语言准确度上呈现显著进步。成功组和欠成功组的表现存在明显差异,前者在流利度和语言准确度这两个方面有明显提高,而后者在四个指标上的提高都不具备统计上的显著意义。成功组和欠成功组之间的差异说明很有必要对学习者进行细分,分别加以研究,把学习者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无法全面反映他们语言发展的情况。

1.3.3.2 整体语言质量

两位评分员对20个学生的两次作文的语言质量作了评估,表1-9列出了前后两次评分的评分员间信度。

表1-9 作文1和作文2的语言质量评分信度

两位评分员对这两组作文语言整体质量的判断有很高的一致性,分别达到0.911和0.932,具有统计显著意义。表1-10列出了两次作文在语言质量上的变化。

表1-10 语言总体质量的变化

前面的结果显示学习者在客观语言特征上的提高只是反映在流利度和语言准确度两个方面,但在总体语言质量上有显著的进步,从最初的6.2分到十个月以后的7.1分。欠成功组和成功组都有提高,分别从5.4分提高到6.4分,从7分上升到7.85分。这两个变化都有统计上的意义,在0.1和0.05水平上显著。

1.3.3.3 个人语言发展

在本节中,我们探讨20个研究对象的语言发展轨迹,表1-11列出了每个研究对象在四个客观语言指标和语言整体质量方面的变化。

如表1-11所示,20个研究对象语言发展的途径有很大差异,从客观指标方面看,有2人(10%)在四个客观语言指标上都有进步,6人(30%)在三个客观指标上有提高,在两个和一个指标上有进步的分别有9人(45%)和3人(15%)。在语言总体质量方面,尽管表1-11显示大组平均和小组平均都有显著提高,但个人表现还是存在较大的不同: 16人(80%)有进步,3人(15%)有退步,1人(5%)保持不变。

表1-11 个人语言发展状况

* 研究对象代号均为学生名字首字母缩写,如果两个同学名字首字母缩写完全一样,后面则加上姓氏首字母。

总体来说,成功组的表现好于欠成功组。成功组中表现最差的5个学生(50%)也能在两个客观指标和整体语言质量上有进步;有1个学生(10%)在三个客观指标上有提高,但语言总体质量下降;剩下的4个学生(40%)都在三个或四个客观语言指标以及语言整体质量方面有进步。在欠成功组中,有3个学生(30%)仅在一个客观指标上有进步,整体语言方面保持不变或有提高;4个学生(40%)在两个客观指标上有进步,其中3个在语言质量方面有进步;2个学生(20%)在三个客观指标方面有进步,其中1个语言质量有提高;最后1个(10%)学生在四个客观指标和语言质量方面都有进步。

笔者对个人发展途径的分析显示,对语言发展的判断不能单纯依赖于客观语言指标。在四个客观指标上都有提高的学生共2人,他们的整体语言质量也有进步。在三个客观指标上呈现进步的共6人,其中有2人的语言质量是下降的。而在另一方面,有3个学生仅在一个客观指标上有进步,但其中2个的语言有提高,另一个基本不变。下面,我们通过几个例子来说明这一问题,所选例子都是同一意思在两次作文中的不同表达,并不反映整篇文章的情况。

[例1]

欠成功组学生X,流利度提高,其他三个客观指标下降,语言质量提高。

(第一次写作)Secondly, the destiny can't be known. We were millionaires now. Can you say we will still be millionaires in the future? We can see the rich become poor after the company is broken. So we should prepare for our future. (译文:第二,命运是不可知的。我们现在是百万富翁。你能说我们将来依然是百万富翁吗?我们可以看到公司破产后的富人变得贫穷,所以应该为自己的未来做好准备。)

(第二次写作)First, we should save money for the raining day. Our life is mixed with ups and downs, we will never know what will happen in the future. We might face the unemployment, the diseases, and so on, which might be pessimisitc, but we must consider it. What we can do if we used up all the money? (译文:首先,我们应存钱以备不时之需。生活充满了起起落落,我们永远不会知道未来将发生什么。我们可能会面临失业、疾病等,这或许是悲观的,但我们必须考虑这些因素。如果我们把钱都花光了怎么办?)

对客观语言特征的分析表明学生X只在流利度一个方面有提高,但经两位评分员判断,X的总体语言质量有进步。虽然第二次作文还是存在不少问题,如定冠词、标点的使用等,但与第一次作文比有明显进步,语言更加流畅。在句子结构方面不再是单一的简单句,出现了一些复杂句;用词方面也使用了不错的短语: ups and downs(浮沉、起落), use up(用尽)等。

[例2]

成功组学生WY,流利度、句式复杂度、词汇复杂度提高,语言准确度下降,语言质量下降。

(第一次写作)Second, saving money can help you in your future life. For example, if you are ill, you need some money to help you to go to hospital. But if you didn't save any money in the past, you would become weaker and weaker just because of the lack of money. (译文:第二,存钱有助于你未来的生活。如果你病了,需要钱去医院。但如果你没有存款,你会因为缺钱身体状态每况愈下。)

(第二次写作)Next, saving money is an essential habit. If we keep such a habit, we will not be worried about the money for the crucial times. For example, when one suddenly goes to hospital, he will be worried about his fees for his staying in the hospital; however, if he keeps saving money in daily he will not worry at all.(译文:其次,存钱只是一个重要的习惯。如果我们保持这样的习惯,就不会在关键时刻担心钱的问题。例如,当一个人需要看病时,他会担心住院的费用,但如果他坚持存钱,就不会有这样的担心。)

学生WY在三个客观指标上有进步,但总体语言质量是退步的。相比而言,虽然第二次作文中有更多的阐述,语言表达方面却很生硬,如: suddenly go to hospital(突然去看病)有很强的中文痕迹,fees for staying in the hospital(住院的费用)也有更地道的表达。

1.3.4 结论

文秋芳(2008)长达四年的跟踪研究发现中国英语学习者的口语在流利度等四个方面的发展并不平衡,本研究显示英语学习者的书面语也绝非单一均衡发展。我们对20名英语专业学生两次作文进行比较,分析在语言质量和客观语言指标方面的发展,得出如下结论:

① 在客观语言方面,学习者在语言流利度和语言准确度方面表现出显著的提高。从小组表现看,欠成功组在四个指标上都表现出一定的进步,但不具备统计上的显著意义,而成功组在流利度和语言准确度两个指标上有明显进步。

② 从语言质量上来看,全体学习者,即欠成功组、成功组都呈现显著进步。

③ 个人表现和组平均存在差异。从客观指标上看,只有2人(10%)在全部指标上有进步,在三个、两个和一个指标上有进步的分别是6人(30%)、9人(45%)和3人(15%)。从总体语言质量上看,16人(80%)有提高,1人(5%)保持不变,3人(15%)有退步。

我们的研究结论证明学习者之间在语言发展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有必要对他们作进一步分类,分别加以研究。在教学方面,老师和学生也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使教和学更具针对性。对于成功者来说,他们的语言准确度比较高,但在词汇复杂度方面需要进一步提高;而欠成功者在每个指标上只是有很小的进步,他们最大的弱点在于语言准确度,所以需要在这方面花更多的时间。

本研究由于样本较小,研究结论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且由于选用素材来自课堂限时作文,对研究结果会有一定的影响,这些问题需要在日后的研究中加以考虑。

本节的结论对未来研究有几点启示。首先,句式复杂度不是一个很好的反映语言发展的指标,至少当语言达到一定熟练程度时,句式复杂度不会再有很显著的变化。本研究中的研究对象是英语专业二年级的学生,一学年的学习并没有使他们的书面语在句式复杂度上有多少变化。其次,由于本研究只收集了两次作文,所以无法反映语言的长期变化。如果要继续跟踪这批学生语言的发展,多次使用同一写作任务会影响研究对象的兴趣,从而无法发现语言的真实变化。比较合理的办法是选用性质一致、难度有可比性的写作任务。韦斯普尔、洛威和范迪克(2008)所引用的泽吉尔斯达(Zijlstra, 2007)的硕士论文研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该研究跟踪了一名荷兰的英语专业学生在3年中写的18篇作文(都属于学术性文章),其结果显示二语发展在不同指标上呈曲折上升趋势。最后,对语言客观指标的分析应该与总体语言质量相结合,客观指标方面的提高并不意味着语言质量的提高,因为后者还涉及很多前者不涵盖的方面。


(1) 不少研究把词汇复杂度操作化为词形/词例比,但正如沃尔夫-昆特罗等(1998)和拉尔森-弗里曼(2006)所指出的,这一指标与文本长度相关,不是一个合适的指标。

(2) 文中引用平均值数值均四舍五入,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