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在香江火力为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2章 腰马合一

大海总是会在平静的表面下,冷不丁地搞一个突然袭击。

2月15日,马国成三人刚吃过午餐,就发现脚下的甲板开始晃动起来。

窗帘、垃圾桶、椅子,桌上的烟灰缸等船舱里没有固定的东西,也都随之左右摇摆起来,而且幅度越来越大。

可是,窗外却是万里无云,碧空如洗,连风也很微弱。

随着时间的推移,船体横摇的角度越来越大,已经超过十度。

一百三十多米长的必胜号就像风中的一片树叶,随波逐流。

曹船长被船员紧急叫醒,赶到了驾驶台。

马国成依着气象雷达的操控台,紧张地问:“老曹,这条船怎么了?我们遇到风暴了吗?”

李学文则满脸惊恐地扒着墙边的一根管子,努力保持着平衡。

曹船长面色疑惑,紧盯着驾驶台上的仪表和数据说:“你们这次算是来巧了。这不是风暴,是涌浪。不过,我干这行十几年了,从没听说过这片海域有涌浪啊!”

“那我们有危险吗?”

老曹笑了笑道:“莫慌,喏,你看见舷窗上的标尺没?现在,船体横摇的角度是十二度,没什么问题。以咱们这条船的吨位,只要不超过二十五度,就不会翻。

再说,这点浪算什么。

以前走北美航线时,路过白令海,那边的涌浪又叫“疯狗浪”,那才真的是会吃人哩。”

“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放心,只要我们尽快转舵,顶着海浪的方向开就没事。不然,舵效越来越弱,船就打转了。

不过,我劝你还是先管好自己吧,待会儿恐怕就说不出话啦。”

老船长戏谑地指了指驾驶台拐角的厕所,好像意有所指。

说完,他不再理会自己的BOSS,果断地向水手一连发出了十几条命令。

船长看人真准,随着船摇摆的幅度和频率越发剧烈,马国成和李学文很快就顶不住了,一前一后地冲进卫生间抱着马桶吐了起来。

旱鸭子的本质暴露出来。

经过三个多小时的鏖战,曹船长和船员们终于带着必胜号冲过了涌浪区,并没有什么损失。

不远处,一群鲸鱼喷出了高高的水柱,弥漫的水雾折射着阳光,在海面上形成了一道美丽的彩虹。

几个手上没活儿的水手开心地跑上甲板观看,欢呼雀跃着释放过剩的精力。

可是此刻,那两位无聊的乘客却很忙。

那阵涌浪就像某种开关,开启了两人的条件反射。

接下来的几天,他们不是抱着垃圾桶,就是把船上的卫生间当成了宿舍,胆汁都快吐出来了。

在孟买靠港登陆,找大夫开了药,两人才慢慢恢复。

2月25日上午,待晨雾散去,必胜号一万六千多吨的庞大身躯精准地停靠在了卡拉奇港的国际码头上。

从晕船中恢复过来不久的马国成,带着自己的左右护法和五十二只货柜踏上了这片热土。

与此同时,尊敬的勋宗阁下正在五千多里以外的契卡洛夫飞机制造厂视察,发勋章,听报告,然后倒霉地被爬满围观群众的超重鹰架砸伤。

命运的轨迹诡异地在这里拐了个弯。

让一个人迎来了好运的开端,而另一个却等来了嗝儿屁的末路。

......

两天后,装卸完一批货柜和几百吨货物,必胜号再度起锚,踏上了返程的航线。

跟曹船长他们告别后,马国成、老刘和小李在巴国ISI(三军情报局)武装人员的陪同下,搭乘一辆“废土风”防弹越野车(普通越野底盘加装自制钢甲),押着浩浩荡荡的集装箱车队踏上了北上的公路。

由于事前使馆已经跟巴方通过气,所以交接手续很顺利。

这批货物中,一部分确实是帐篷、毛毯、绷带等救援物资,还有一部分则是应巴国要求,提供给邻国的木扎希丁(抵抗者)们急需的军用物资。

由于货物比较敏感,ISI调了半个排的兵力,还专门派了一辆带英跑路时留下的旧轮式装甲车前来协助押运。

北上的路线是先从卡拉奇向东北方向,沿着一号干线公路到伊斯坦堡。

在那里稍作停留,办完手续后,车队将折向西北,开往局势紧张的白沙瓦。

在首都的一年时间里,马国成系统地学过西亚地区的语言。

所以,这里人说的乌尔都语大概能听懂。

如果是隔壁用的达利语,他说得会更好一些。

因为,波斯语和阿语是他在北语时的主修课,而达利语,其实是一种波斯语方言。

马国成听到那些ISI的士兵说:前几日,边境上刚刚发生了交火和空战,有一架越界的米24被巴方的幻影击落。

而客户指定的交货地点好像距离交战地很近。

可是,马国成等人不得不赶过去,谁让客户给得太多了呢?

八十年代初,巴国的基础设施还很差。

这条半铺装路面是不做人的带英为了方便运兵,在殖民时期留下来的,早就破烂不堪。

个别路段的地面上,甚至连前几年打仗留下的弹坑都没有填平。

对于巴国这样的基建水平,马国成明白他们实属无奈。

这个国家自诞生之日起就在风雨飘摇中,能撑到现在就算不错了。

至于奢侈的“ML-1”高速公路和铁路,还得等三十多年后,在“基建狂魔”兔子的帮助下,他们才能建得起来。

一路上,惨烈的路况把小李颠得直呲牙。

可是马国成和老刘两人却气定神闲,仿佛他们的屁股上安了弹簧能避震似得。

停车休息时,小李一边抽烟一边疑惑地问:“我的妈呀,这路太TM颠了。比去5206老厂的山路还要颠。我的屁股都快干开花了,你们俩怎么没事?”

马国成跟老刘相视一笑,心照不宣,立刻意识到对方原来也是驾驶技术高超的老司机。

“小子,腰马合一懂不?”老刘叼着燃了半截的香烟,摆起了费玉青式的“嘿嘿嘿”的姿势道:“山里的驴车坐过没?你的腰、屁股、腿都得使劲儿,膝盖弯曲,其他地方得绷紧。要跟着车上下的频率和幅度来动,这样就颠不坏你了!

你看看我,四十几了,腰一点儿毛病没有。

哎,对,对,对!就是这样。动起来,哎,好好练,多试几次你就明白了。”

看到老刘改行驾校教练,马国成想起自己过去多次车毁人亡的经历,不禁悲从中来。

开车不谨慎,战友两行泪啊!

为毛自己当年学车时,就没碰上这样专业的教练呢?!

抽完烟,众人上车,马国成啥都没说,只是默默给老刘比了个大拇指,心想:嗯,你是懂开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