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1章 特区的气象
正如马国成所料,他们给出报价后威尔逊爽快地接受了,甚至还流露出了捡到便宜的神情,只有考拉斯意味深长地看着他们。
生意谈妥后,两位军火商还抽空去了一趟NASA总部参观。
此时,由于太平洋两岸的两大国还处于蜜月期,所以,他们并没有被特殊对待,而是畅通无阻。
除了不该看不能看的东西,其他的都看了。
那枚体型巨大的土星五号火箭尤其震撼人心。
刘洪表示恐怖如斯,马国成表示不过尔尔。
再过几十年,咱们的长九一样送人登月,还能建基地呢。
怕个毛。
当地时间30号中午,两人在休斯顿洲际机场再次分别,各回各家。
一个要回港安排运输事宜,另一个则要赶回首都紧急调拨货物,以及申请授权。
飞机落地后,马国成直奔希尔顿,阿芬早就开好房间等着他。
这小秘书饿了好几天,胃口实在不小。
醒来时,已是愚人节那天的中午了。
阿芬叫了送餐的客房服务。
吃完饭后,两人又在床上温存了一会儿。
对于目前的生活,马国成觉得还算满意。
经过这段时间的经营,自己的事业有了起色。
公司那笔千万级的债务,看起来总算没有当初那么恐怖了。
至于爱情嘛,都重生了谁谈恋爱啊!
有道是好女孩别辜负,坏女孩别浪费。
马国成低头看了看自己怀里这位。
肌肤白皙、盘靓条顺,还挺会来事,能提供不少情绪价值。
至于,能不能做灵魂伴侣嘛?
嗯?半个多月花了我十几万,这是去棒子国整容了吗?
这多少有点败家了。
4月5日,清明节,又到了祭奠逝去先人的日子。
上午,马国成一个人开车。
先去咖啡园给母亲上了坟,然后,再转去薄扶林道坟场看望自己的老豆。
天公很应景,淅淅沥沥地撒了点小雨,让气温显得没有那么燥热。
仿佛约好了似的,在老豆的埋骨地,同父异母的四兄弟都到齐了。
当然,二娘也在。
不过,虽然是一家人,却没有什么温馨和睦的画面。
只有大哥国箫主动过来跟马国成打招呼。
其他三人直接把他当成了空气。
不过,他并不在乎。
以后,有的是机会让这三位重新认识自己。
他发现大哥国箫好像不在状态。目光涣散,有点失魂落魄的,十有八九是又输光了。
但是,能有心过来上坟也算尽孝道了。
第二天,马国成坐在办公桌前,拿起当日的《信报》,只见头版头条是五个大字——“帝国反击战”,配图是“无敌号”航空母舰从朴次茅斯港(为啥不是印斯茅斯)起航,前往南大西洋的照片。
巨大的照片下方,配着带英国防大臣诺特的加粗发言:
“这是当今世界上除了两个超级大国以外,所能派出的一支最大的特混舰队。”
马国成知道,潘帕斯雄鹰喝完了“上岛”咖啡,很快就要见识到约翰牛的怒火了。
作为暂时的阴联邦子民,他决定对此提供除实际帮助以外的一切精神支持。
为此,他报仇雪恨般地冲进商店,买了十公斤上好的潘帕斯牛排冻进冰箱里,以表达自己的同仇敌忾之情。
没多久,小舅何载道来访,准备结一下这两个月的车费。
马国成知道小舅平时关注时事,就问他对今天报纸上那件事的看法。
小舅答道:“毕竟是五大国之一,打赢小阿还是不费事的。”
马国成点了点头说:“不错,这场战争的胜负,确实没什么悬念。但是,我看这只是日不落帝国的回光返照罢了。”
他推开窗户,望着窗外繁忙的港口和正在填海的新码头说:“这里的命运,我看也只有一条,那就是回归。”
听到回归二字,小舅愣住了。
马国成接着问:“说起回归,小舅多久没有回番隅老家看看啦?”
“去年过年,刚跟你外公一起回去过。当时,火车站的人太多,都是扛着大包小包东西回家探亲的。”
“想不想再去内地看看?”
“走亲戚?别,上次探亲,我买了一台彩电和两台录音机回去,扛得我腰都快断了。”
“不用买东西,我们这次去特区看看如何?”
当夜,马国成在梦中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吵醒。
居然是大哥马国箫半夜找了过来。
一进门,这哥们儿就给自己的弟弟跪下了,抱着大腿哭诉着:
“四弟!快救救你大哥我吧?
不然,我今天晚上就要露宿街头啦!
说起来不怕你笑话,我是一路从二娘那儿走着过来的。
我现在,连叫计程车的钱都没了。
他们三个,好狠啊!不光把我的月钱停了,还说什么马家的钱不能给我祸害。”
马国成一听,深感赞同:二娘说的对啊!
马国箫接着哭诉道:“你知道吗?宜和不行啦!我听说,他们都卖了好几条船了。”
这事儿我知道,能不能告诉点我不知道的。马国成心里有点想笑,问道:
“月钱停了,倒也不至于睡大街吧,爹留给你的房子呢?”
“在奥门输掉了。”
“我艹!那留给你的车子呢?”
“抵债,被贵利佬(放高利贷的)收走了。四弟,我真的走投无路啦,你就可怜可怜收留我吧。”
马国成望着大哥那张痛哭流涕的脸,气得没话说。
要不是看在大哥当年对自己还算不错的份上,他就直接关门送客了。
完了,这下子被牛皮糖粘上了。
只好赶紧安排大哥先暂住在公司的宿舍,安顿下来再说。
...
周五,等马国成的回乡证一办好,舅甥二人就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为了让这次行程更加地稳妥,小舅还提前联系了内地的亲戚,约了一部带司机的车子。
这五天专门负责陪他们在特区里游历,辛苦费三百外汇券。
此时,美元兑RMB的官价是1:1.2,港币换算后相当于一港元兑两毛多钱,但是,民间换钱可要比这个高得多,用术语叫“双轨制”。
9号下午,他们顺利通过罗蝴口岸进入特区。
当晚,马国成花六十块外汇券,开了三间房,入住了当地条件比较好的竹园招待所。
不过,令人意外的是,这里似乎干什么都要排队。
他们办入住就等了三个多小时。
司机罗师傅打趣道:“现在,来特区的人太多,配套的设施又太少。
如今,这里是理发要排队、寄包裹要排队、打长途电话要排队、住旅馆还要排队。
外面的人说,我们这儿的人都有钱,所以,吃粮要吃议价粮,吃菜要吃东宝河西边卖过来的高价菜。”
第二天吃完早餐,罗师傅开始带着他们在特区转悠。
此时的深城,正在大搞七通一平,到处都是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就像一片沸腾的大工地。
在尚未完全贯通的鹏城大道两侧,马国成甚至看到不少人在临时搭建的铁皮房子里办公,生活。
车子一路开过,时不时能听到街道两侧的工地里传来的机器轰隆声、打桩的气锤声,以及开工奠基时敲锣打鼓、放鞭炮的声音。
第二天下午,马国成在动工不久的东湖丽苑小区售楼处交了定金,拿下了两套两居室的小户型。
一套六十平,一平才八百块,按官价相当于一平呎一百多港币,至于私人换钱那就没法说了。
可小舅对此有点不理解。
内地的期房,周围还是光秃秃的,也没有多划算啊。
于是,话里话外地埋怨外甥乱花钱。
直到听完了外甥的解释,他才明白这门道究竟在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