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62章 隐退
王离还想问些什么。
只见张苍拿着木串,在釜上翻动几下,滋滋发出声响。
“先生,王离,鹿肉熟了。”
递过一串棕褐色的肉。
“先生您尝尝怎么样呢?”
淡淡的膻味飘荡在庭院。
陈远青接过来,蘸了蘸矮案上碗里的酱汁。
尝起来,味道更集中,没有油润感,肉质很紧实。
是真正的野味!
只有蒸煮的鼎和釜,肉单纯放在火上烤,像张苍这样的士大夫都是烤肉高手。
陈远青说道:“苍啊,像这样好的东西,可以先孝敬你的阿母。”
张苍点点头:“我已经给阿母留了最肥美的一块。”
吃完烤肉,仆从喜提着刀,一片一片切上新的鹿肉串,递给张苍,两人已经配合得很默契。
感受到王离的目光。
知道王离还在耿耿于怀,凭借家世和祖父辈积累起来的功绩,他完全可以到北地担任都尉。
也就是阿父先前的职位。
然而。
上下同欲者胜!
王翦之所以能立下赫赫战功,除了用兵之外,还有他与白起、李牧、廉颇并列的名声。
这名声,使得强大的秦军完全服从命令,如臂使指,无人不信服。
蒙恬、辛胜、李信都是征讨六国的开朝猛将。
如果是王离想接手他们的军队就很难了。
陈远青放下竹签:“我认为,公首先要做的,是在朝中积累自己的名声。”
王离问道:“为什么呢?”
“北方三十万大军,军心归属于蒙恬,陇西二十万大军,军心归属于李信,上郡十万大军,军心归属于辛胜,您去哪里,都是他们麾下的亲信,不足以获得您自己的军队。”
“你认为应该怎么做?”王离问。
“朝中没有比您的阿父更擅长兵法的人,公子可以向通武侯学习兵法,在朝中积累声望。”
“在朝中可以积累声望吗?”王离问。
“可以,等声望积累到边军都听说过您的名声时,您就可以到地方担任官职了。”
章邯担任少府,一到北地军职比王离高。
这是因为自己获得的爵位,要比继承的爵位,更容易担任重要的军职。
毕竟大秦本质注重的是实绩,不是爵位。
每一粒米饭,都不养闲人。
“那究竟要怎么做?”王离看着陈远青。
“那就要看公了。”
王离若有所思。
看了一眼天色,站起来,对陈远青说道:“我先回去了!”
“公告辞!”
陈远青席案起身行礼。
王离这个人,陈远青对他了解并不多。
只知道他的武艺很高,眼下看来还有些懒散,而且已经跟王贲学习过兵法。
王离抱拳,沿着廊道走出庭院,登上马车,靠在车窗前望着咸阳直道的街巷。
涉婴牵着马。
“凭公子是可以直接继承爵位的。”
“谁要阿父的爵位呢?”
涉婴转过头,“公子是想建立自己的功业吗?”
王离手枕着头,目光看着马车窗外。
一刻钟后,青铜马车停在通武侯府,进了庭院,看见自家阿父端坐在正堂廊下,仆从侍卫大气不敢出。
“阿父。”
“叫你读的兵书,都读完了吗?”
“读完了。”
王贲目光注视着竹简。
竹简上,写着为将的见解,以及对于治兵的见解。
还有很大的进益余地。
王贲冷冷地点点头。
“儿到后院练武了!”
王离微微躬身。
王贲面上只是嗯了一声。
等到王离离开后,王贲并没有看向旁边握剑的涉婴,只是问道:
“公子去了哪里?”
涉婴微微躬身:“大将军,公子去见了博士宫的仆射陈远青。”
“说了什么?”
“陈仆射说,公子可以留在朝中建立功业,公子说不想继承您的爵位。”
王贲把竹简放下,缓缓站起来,开口说道:
“准备马车!我要去宫里一趟!”
换了一身黑色铉匀官衣,现在他是大秦的国尉,非战时不必穿着铠甲,魁梧的身躯架起官衣,很是英武挺拔。
来到咸阳宫。
沿着长长的廊道,望着视野开阔的阁亭里忌坐在矮案前的始皇帝,不徐不缓地走着,来到阁亭前看到了蒙毅。
蒙毅也看到了王贲。
大将军这个人,很挑剔和自负,他还在学室中学习秦律时,就已经听说过大将军的名声,虽然他很崇拜父亲,但自己不得不承认,父亲和兄长都不及他。
“拜见通武侯!”
王贲嗯了一声。
登上阁亭,对着矮案前的始皇帝微微作揖。
始皇帝缓缓抬起头,“朕听说你回到咸阳后就在府上看书?”
“臣很老了!”
“想学你的父亲?”
“父亲离开咸阳前,曾执臣手立于渭水之畔,对臣说,安国之将,当征则征,当隐则隐,而今四海皆伏,六合尽归,北面有蒙恬,陇西有李信,南方有赵佗,天下,没有用到臣的地方了!”
说完,把印绶放在矮案上。
始皇帝缓缓放下手中的竹简,目光看着矮案上的金印,开口说道:
“朝中谁可以接替你!”
“蒙恬!”
“你的儿子呢!”
“他尚幼,不足以担任将帅,臣看他的兵书,尚连李信都不如!”
王贲面色沉稳地回答。
“蒙毅!”
蒙毅会意走进来,收走王贲的印绶。
……
通武侯府。
庭院中,刀光戟影。
涉婴手持着长剑,被王离逼得节节败退。
险些招架不住。
王离把涉婴的剑打飞出去,一甩将戟插在地上。
“涉婴,如果要在君上身边担任郎官,需要做什么呢?”
涉婴回答道:“我听闻,是由王绾选定,公子要到丞相一趟。”
一刻钟后,丞相府。
一辆青铜马车停在门口。
通报过后,王离跟着谒者前往正堂,第一次来到丞相府,比通武侯府宽大许多,走近后看见王绾忌坐在正堂中。
走近了。
王离把嘴里的草吐掉,整理一番衣裳。
此刻王绾坐在正堂中,朝廷推行察举那样的制度,手边的竹简,是地方记录在傅书上有名望的贤人。
其中有一卷,是这次任子的名册。
“拜见王公!”
王绾抬起头,身形俊朗,有几分像王贲:
“你有什么事要见老夫?”
王离跪在地上说道:
“我听说,咸阳宫任子,我想自荐在宫里当个郎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