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戏剧式教学的三大支柱
任何事物都存在整体信息的局部缩影,这个客观规律就叫全息。全息理论的核心是,宇宙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各部分之间紧密关联的整体,任何一个部分都包含整体的信息。
中国传统文化从方方面面体现了这种全息性,认为事物不是一种与整体性情境无关的客观孤立的对象,而是化入宇宙大千,与天理息息相通、一气贯穿。比如中医,其治疗原理是让患者恢复身心平衡,即“常”的状态。因而中医从不“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而是着眼于生命运行的整体寻找解决方案。
中国传统文化本身也具有典型的全息性特征,它是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并且每个部分无不体现着整体的精神——天人合一。
在空剧团的探索中,我们从上古神话开始,这比我想象得艰难得多。与古希腊神话和印度神话相比,中国的神话系统复杂而混乱,这与我们儒道释信仰并置有关,也与历史发展与朝代更迭所做的有意选择和改写有关。我在试图选择中国的创世神话时感到困难重重,为此不得不开始神话学研究,坎贝尔和荣格给我很多启发。
世界上几乎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创世神话,其中暗藏着他们的宇宙观和对生命的本质认识。比较希腊神话和印度神话,可以看出东西方文化不同的根源。当我在比较几个版本的中国创世神话而举棋不定时,当我探索神话形象和神话情境背后的象征时,不知不觉就进入了阴阳、五行、四象、八卦、二十八星宿的领域。
有趣的是,当我们学习”二十四节气”时,为了挖掘气象学现象背后行星运行、阴阳能量的变化规律,以及与节气相关的衣食住行背后的根据,最后竟然也走到了这个领域。中国神话和二十四节气可以相遇,而且诗词竟然可以成为共同的载体和表达。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探索越是在广度和深度上展开,越是感到,无论从哪一个点进入(比如音乐、文学、书法),只要足够深入,总会到达同一个地方,那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对于生命和宇宙的总体认知之网。这种全息特性,使中国传统文化在目前教育界倡导的项目式教学中,取得令人惊喜的表现。
蔡志忠《全像宇宙投影》中有这样一段话:“截取树上的任何一段树枝,可以插枝培育成长为另一棵完全一样的树,原本的任何枝干,任何一部分都含有整棵树的完整本质。人的十兆个细胞中的每一个细胞都包含了整体,如果其中有个细胞误以为自己是自己,从自己的观点来看待一切,那么他便是偏见,不知道自己也是整体。同样,我们也忘了我们每一个人也是另外的每一个人,我们就是世界,我们本就天人合一。我们是生命共同体。”
基于这种“全息观”,空剧团在上古神话学习的基础上形成了戏剧《上古的天空》作为学习汇报。按照目前的教育分科,它横跨了语文、历史、地理、物理(包括天文)、数学、生物、音乐(含乐器演奏与歌唱)、美术、舞蹈等科目。这让我发现戏剧课堂不仅有具身化的特点,也具有系统化的结构。同时,这也启发了我对当前教育中“跨界学习”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