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护理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序一

潘绍山同志约我为《人文护理学》一书写序,我欣然答应,主要是出于对护理职业精神的景仰,以及对人文护理的特殊感情。护士需要对病人高度负责,并给予病人细致入微的关爱。我目睹了2003年护士护理那些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病人的危险和艰辛,对护士舍生忘死、无私奉献的精神有了刻骨铭心的认识。2000年,我在天津医科大学任教务处长,有幸接触了许多护理界老前辈,感受到她们高尚的人品和职业道德,聆听她们对办好护理专业、培养高质量护理人才的意见、建议。这些,对我形成人文护理理念、提出人文护理理论、重视人文护理,至关重要。2010年,我担任中华医学会医学伦理学分会主任委员时,基于对护理的道德本质和职业道德在临床护理中重要性的认识,促成了护理伦理学专业委员会的成立,并邀请潘绍山主任护师担任主任委员。

我支持护理伦理专业委员会的工作,参加了该专业委员会《中国护士伦理准则》的策划、起草、制订、发布。在护理工作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护理道德是与坚实、深厚的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理念和文化共存的。特别是在担任教育部高等学校医学人文素质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之后,这种认识就更加明确、清晰和强烈。我认为,临床护理具有鲜明的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特性,急需系统阐发其人文特性,创建全新的护理学理论。我将这全新的护理学理论谓之“人文护理”。人文护理的创建是涉及护理学理念、理论、实践、人才培养的大工程,要动员护理专家学者,依托学术组织扎实开展工作。于是,我在中国生命关怀协会的理事长办公会上建议创建人文护理专业委员会,以推动人文护理理论研究、学科创建、实践探索。

人文护理专业委员会成立后,人文护理的发展就顺理成章了。当然,无论在理论上、在实践中,都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人文护理仅仅是强调护理中的人文内容吗?人文护理与护理人文是什么关系?人文护理的概念体系和理论体系是怎样的?这些重大理论问题都需要解答。

创建人文护理专业委员会之始,我就认为,人文护理是当代护理的基本样态,是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在护理学的落实。人文护理是一个全新的护理学理论体系和护理实践体系。人文护理观念之新在于,它是当代护理的基本理念,是当代护理工作者的价值追求,是关爱患者的临床护理实践,是在护理领域落实健康中国战略的基本保障。人文护理理论的外延包括了当代护理学理论、护理学体系、护理人才培养、护理管理、临床护理等各个领域,其理念是以人为本、生命至上。

人文护理学不同于护理人文学。护理人文学是人文社会科学与护理学之间的交叉学科。人文护理学是对当代护理整体特征和发展趋势的价值判断,是对当代护理学科体系的整体阐释,是由护理学基础、护理临床、护理管理和护理人才培养等构成的护理学体系。这是人文护理学的逻辑起点、实践追求和价值所在。

护士在临床工作中承担的工作量最大、工作任务最繁重。人文关怀不应凌驾于护理之上,不应游离于护理之外,而是寓于护理理念、护理理论、护士形象、与护理对象沟通、临床操作、护理教学、护理科研之中,是贯穿在护理学理论和技能体系、临床护理、护理人才培养、护理研究等方面的主线。就学科性质而言,当代护理的本质是人文护理;就实践特征而言,人文护理是当代护理的基本样态。

毫无疑问,关爱患者及人道、博爱、奉献是护理的历史传统,人文护理是优良护理传统在当代的接续发展。但在接续发展中,当代护理正在实现质的跃升。在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阶段,护理服务对象的“人”正在由患者扩展为包括患者在内的社会大众,护理内容正在从疾病诊治扩展为疾病预防、诊治、康复及健康维护和促进,护理工作的场所正在由医院扩展到社区、家庭。贯彻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医疗护理实践,对现有的护理理念、理论体系、技能体系、人才培养都提出了全新的要求,需要创建全新的人文护理理论和实践体系。

与护理学的人文特性相对应,护理学的科学性、技术性、艺术性等性质都要服从并服务于护理学的人文性。当代护理学具有当代医学类学科普遍具有的人文特性,也有其特殊性。

我认为,人文护理的理论体系研究与实践体系探索是作为一级学科的护理学建设的难得机遇,为促进当代护理学学科建设搭建了坚实、宽广的平台。在人文护理的视阈里,护理学的基础大大拓宽,护理学与相关的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等纵横交织、在“广”和“深”上为护理学发展夯实了基础;在基础护理学、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中医护理学、社区护理学、老年护理学、急危重症护理学等临床二级学科层面深化人文护理的理论和实践;在临床护理实践层面,要建设人文护理实操评价体系。

人文护理也是护理教育教学发展的难得机遇。当前的护理教育,应在人文护理的视域下反思现行护理人才培养体系和课程设置体系,规划人文护理的人才培养体系和课程设置体系,设计人文护理基础课程、人文护理专业基础与临床桥梁课程、人文护理临床课程、人文护理实操课程。人文护理教育教学体系的构建和实践应是当前护理学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可以开展专门的研究。研究生教育也应紧密结合人文护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生应围绕人文护理的理论与实践选择毕业论文题目。

从说文解字的角度看,人文护理既是名词,又是动词。人文护理作为名词,前面的“人文”是定语,与护理组合后指的是护理理论、护理科学体系;人文护理作为动词,前面的“人文”则是状语,与护理组合后指的是护理状态,是人文护理理论、方法指导下的技能操作。人文护理理论研究,要厘清对人文护理的基本概念、学术体系、基本原则的认识,并用上述内容自觉地指导实践。

人文护理对当代护理实践具有正确的引领、指导作用,有利于纠正护理活动中存在的一些错误倾向。相当一个时期以来,护理实践中存在着临床医学化、技术化、市场化的倾向。护理的临床医学化倾向表现为用临床医学理论、技能替代护理理论、技能,在护理学研究中存在着简单搬用临床医学研究成果,形为护理学实为临床医学的项目。此外,护理的医学化和技术化倾向依然存在,突出表现为割裂技术与人文的内在联系,把临床护理归结为技术,弱化甚至忽略临床护理的人文关怀性质,将护理研究归结为科学技术研究,弱化护理研究的人文关怀目标以及科学技术研究与人文研究的有机统一。临床护理中的仪器设备本是为提升护理水平服务的,是实现人文关怀的工具,仪器设备人文关怀工具功能的实现离不开护士,仪器设备的使用不能替代护士对护理对象的关心、理解,不能替代护士与护理对象的有效沟通。

造成护理实践中存在的临床医学化、技术化、市场化倾向的一个深刻原因是,现有的护理理论不能深刻反映当代护理实践的本质特征。正确、坚定的护理学理论不仅能够说明当代护理实践,更能够指导当代护理实践。我们要建设的人文护理恰恰是要大力倡导人文性质的护理学,是反映当代护理实践的护理学,是与护士大国相适应的护理学。当然,人文护理建设目标的实现也需要医疗卫生健康服务中以人为本的氛围,要以护士得到普遍尊重的社会氛围为依托。

总之,人文护理是关于当代护理学的一个全新命题,涉及对当代护理实践的基本判断、当代护理学科的理论体系构建、当代护理人才培养等诸多方面。2010年以来,人文护理的理念和实践已经逐步得到了护理界的广泛认同。中国护理学发展进入了黄金时期。让我们张开双臂,拥抱护理学的春天;让我们抓住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为中国乃至人类的护理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这本《人文护理学》就是护理春天里盛开的瑰丽花朵,向这本专著的专家、学者表示崇高的敬意!

张金钟

2022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