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7章 劝降
此刻陈矩有些后悔没有听哥哥陈规的话。
陈规在安陆任县令,二人因为理念不同,他一时赌气这才加入火头军,莫名其妙的卷入这场北伐的战斗中,如今又被辽军追杀,怎么看都是一副小命不保的样子。
一时之念,竟落得如此处境。
可是卷进来容易,再想抽身出去就难了。
可以说当他加入火头军北伐的那一刻起,他的命运就已经发生转变,也让他走上一条青史留名又精彩绝伦的道路。
宋军的大逃亡还在继续,后面的辽军穷追不舍,逃到后来,陈矩都不记得自己到底跑出了多远,只记得同伴体力不继,渐渐跟不上速度,他干脆同伴抗背在身上。
陈矩身材削瘦,又是扛着一个人跑,可他的速度根本不比周围的人们慢,而且也不像其他人那么气喘吁吁,汗流满面。
他箭步如飞,不时将前方的逃兵甩到身后,这时候他才发现,这不仅仅是火头军几百人的逃亡,仅仅是前方便黑压压一片的逃兵就不下数千人之多。
而这,仅仅是东路十万宋军的一处状况。
轰隆!
轰隆!
轰隆!
夜幕下,电闪雷鸣,盲目逃命的士卒争相践踏。
在萧干、张令徽以及后前来支援的耶律大石带领下,辽军趁乱发动冲锋,宋军自相践踏,“北自雄州之南,莫州之北,塘泊之间及雄州之西,保州、真定一带,死尸相枕藉,不可胜计”。
种师道率残部入城时,雄州护城河已被血水染红,城墙上挂满宋军士兵的断肢。
“我大宋东路十万大军不会都在逃命吧......”陈矩来不及感慨,一种不详的预感涌上心头。
毕竟,他不过是区区火头军。
雄州,是所有宋军心中最后的希望。
正所谓慌不择路。
陈矩这一大批逃亡的宋国士兵恰恰引证了这个词。
不知是谁带头引的路,当他们穿过一道河谷隘口时,发现再想向前跑已跑不了了,原来地是一处塘泊,里边则是一大片干枯的沼泽地,除了隘口那一条通道外再没有其它出路。
可此时想调头回去,已然来不及了,河谷隘口已被无数的辽军士兵围堵的严实合缝,别说是人,就算是只老鼠都钻不过去。
此时这批宋军耳边更是传来,辽军粗犷的大笑声。
“都监大人,前方有数千宋军跑到塘泊里了。”
“哈哈哈,这批宋军真是蠢货,往哪里跑不好,偏偏跑到这塘泊处。”
“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你们闯进来。”
耶律合鲁在前方引路,张令徽骑着河曲马走至河谷隘口,目视被困的数千宋军。
宋军服饰多是青、黑色为主衣襟处有“方心曲领“装饰下身着大口裤,便于步战,只是此刻一个赛一个狼狈。
而他身后的辽军则黄橙橙一片,有别于宋军。
辽军大多头戴鸡冠盔,盔顶高耸如鸡冠,两侧有护耳盔体由多块弧形铁片铆接,主色调赭黄、褐色(契丹人尚日,《焚骨咒》记载其服饰偏好)领口袖口镶毛皮边饰,战袍多为圆领窄袖形制。
陈矩这批逃兵被硬生生地困在河谷隘口里,而隘口那边辽国的士兵却越聚越多,远远望去,黄橙橙一片,估计至少有万余人。
“哪个狗东西的引路?”
“当真该千刀万剐!”
“我等今日要死于这塘沽之地.......”
陈矩低声咒骂的同时,不少士卒纷纷口吐芬芳。
他一边观察塘沽之地环境,一边暗中观察辽军,试图找到脱身之法。
此处类似一个很大的水塘,但是许久没下雨变得干枯,形成一片沼泽地,这片塘沽之地很大,视野又开阔,辽军骑射本就尚佳,其中有大量弓箭手,根本没有躲藏之地。
陈矩平日里被黑火药炸而面不更色,如今却忍不住流出冷汗。
再看周围的已方士兵们,脸上都挂满了绝望,也难怪他们绝望,现在双方的人数不等,而且大多的士兵既无盔甲又无武器,身上有伤的士兵更是数不胜数,加上此时又陷入绝境,几乎没人还抱有生还的希望。
“嘿,陈矩你这家伙没被黑火药炸死?”这时一名中年男子看向陈矩笑骂道。
陈矩一怔,这才发现是火头军都头。
“都什么时候了?都头大人别说笑了,可有什么脱身之策?”
“哪有什么脱身之此策,听天由命罢了。”
“可是......”
“总不能投降吧?”
“投降也未未尝不可,只是家人怕是要被官家当作反贼了......”
“去他娘的赵宋官家,拿我等的命不当命!”
“......”
随着陈矩、都头二人开口,身旁不少士卒叫骂、愤愤不平。
“投降……降者不杀……”
此时,河谷隘口处突然传来喊话声,声音洪亮,隔出好远都能听的清楚。
喊话声引得宋国士兵一阵骚乱,不少人慢慢从沼泽中挣扎着,向隘口方向走去。
正在这时,一名身批皮质甲胄、肩部有“披膊“防护,甲片呈鳞片状排列,腰部束革带,悬挂箭囊和短刀,背插三角形小旗将军模样的大汉,嗷的怒吼一声,冲着那些想向隘口走的士兵叫喊连连。
此人正是耶律合鲁。
按照他的想法,这些宋国士兵直接射杀就好,但是张都监既然发话了,他这才不情愿前来招降。
“我常胜军都监张令徽大人仁德,有言在先,有上天有好生之德,大地有载物之厚,尔等南朝兵卒愿降者丢下武器举起双手,走上前来接受我常胜军招降。”
“我常胜军都监张令徽大人仁德,有言在先,有上天有好生之德,大地有载物之厚,尔等南朝兵卒愿降者丢下武器举起双手,走上前来接受我常胜军招降。”
“我常胜军都监张令徽大人仁德,有言在先,有上天有好生之德,大地有载物之厚,尔等南朝兵卒愿降者丢下武器举起双手,走上前来接受我常胜军招降。”
耶律合鲁朝着空旷的塘沽之地喊话。
陈矩这下听得清楚,他们这支败给了辽军常胜军,对方都监张令徽喊话劝降,而他们这边有不少人心动,好死不如赖活。
这场仗打的憋屈,但是骨子里忠君爱国,让他们很难拉下脸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