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东东方学:历史概述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2章 译者前言

俄罗斯东方学是一门研究东方国家历史、哲学、宗教、文化遗迹、艺术、语言、文学、经济、民族、政治等领域的综合性学问,包括中国学、日本学、印度学、埃及学、伊朗学、蒙古学、阿拉伯学、朝鲜学、泰国学等多个分支学科。

俄罗斯东方学形成于19世纪初,至今已有200年的历史,造就了一代又一代、一批又一批东方学家,设立了享誉世界的东方学研究机构,创造了跻身世界东方学之林的俄罗斯学派。

远东东方学形成于19世纪末,迄今也有近120年的历史,被誉为实践东方学,形成了俄罗斯东方学的远东学派。然而,长期以来,俄罗斯学界并不认同远东东方学学派的存在。在他们看来,俄罗斯东方学研究只存在两大学派:圣彼得堡学派和莫斯科学派。但远东东方学家们一直在努力希望得到莫斯科和圣彼得堡的承认。

2013年,莫斯科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出版社出版的一本由俄罗斯远东联邦大学著名学者А.А.西萨穆特迪诺夫教授撰写的《远东东方学:历史概述》一书改写了之前的历史。该书由已故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所长、中国学家 М.Л.季塔连科院士亲自作序。由此,远东东方学正式得到了俄罗斯学术界的公认。该书在俄罗斯东方学史,尤其是远东东方学史上功不可没,值得各国学者广泛关注。因此,翻译出版《远东东方学:历史概述》这部著作,可以使我们清晰地了解远东东方学,尤其是远东中国学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脉络、历史背景、基本线索、基本成就和主要演变特点,对我们今天处理东北亚地区复杂的国际关系,尤其是中俄关系寻求可资借鉴的历史经验,具有重要学术理论价值和重大现实意义。

《远东东方学:历史概述》这部著作记述了有关远东东方研究历史的独特信息。该书按时间顺序排列,描述了从20世纪初至20世纪中叶东方研究在远东的发展历史。

就地理位置而言,俄国远东地区与中国毗邻。自第一批俄国人在当地定居后,对中国的研究也就随之兴起。一些社会组织、学术团体和政府机构积极开展了这项活动。1884年,第一个研究中国的远东中心——阿穆尔边区研究会也应运而生。俄国皇家东方学学会哈巴罗夫斯克分会也积极参与其中。

此外,东方研究也分别在驻北京、汉城和东京等远东地区的俄国东正教传教士团活动中得以发展。

成立于1899年的符拉迪沃斯托克东方学院,是为俄国实现在远东地区国家战略服务的,培养了大批实用型东方学人才(翻译、行政人员、经济学家等)。此外,还培养了许多优秀的东方学研究专家,如他们在中国、日本、朝鲜工作,出版了很多有关这些国家地理、历史、考古学、民族志、生物学、经济学等领域有价值的书籍。这项工作非常广泛和深刻,本书在一个单独的章节中描述。

作者在中东铁路、教育界和学术团体(满洲俄国东方学家学会和东省文物研究会)等方面揭示了俄国侨民研究的事实,北京、天津、上海的一些著名俄侨学者的东方研究在书中也有描绘。

本书最后一章介绍了1920—1950年位于符拉迪沃斯托克的远东国立大学东方研究的信息,著者分析了这一时期的研究水平。

该著认为,远东东方学是俄罗斯东方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形成了俄罗斯东方学的远东学派;远东东方学的最大特点就是实践性;远东东方学不仅包括俄罗斯远东地区的东方研究,也包括在中国、日本、朝鲜等国的俄侨所进行的东方研究;中国研究(中国学)是远东东方学的主要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