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章 复兴路上 成就辉煌[1]
2021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2周年。72年前的今天,毛泽东同志向世界庄严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72年风雨兼程,72年沧桑巨变,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了历史性贡献。72年不平凡的岁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历经风雨、走向辉煌。无论是在中华民族历史上,还是在世界历史上,都是“一部感天动地的奋斗史诗”,创造了人类发展的奇迹,中华民族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2021年7月1日,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历史时刻,习近平总书记在天安门城楼上发表重要讲话:“在这里,我代表党和人民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2]
中国实现了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
72年间,中国创造了“当惊世界殊”的发展成就,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让形形色色的“中国崩溃论”崩溃、“历史终结论”破产。对于地域广阔、人口众多的中国,改变现实的每一步都不容易。中国取得的成就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更不是别人恩赐施舍的,而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用勤劳、智慧、勇气干出来的。光辉历程充分证明,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撼动我们伟大祖国的地位,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
中华民族72年迸发出旺盛的创造伟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面对缺医少药的困境,科研人员将自主发现的两种抗生素命名为“自力霉素”“更生霉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中国在一穷二白的白纸上绘就了最新最美的画图。从过去的贫困人口数量最多、文盲人数最多,到实现减贫人口最多、货物贸易总额最高、社会保障网规模最大、高铁里程最长,“世界之最”的嬗变记录下中国人民对国强民富的不懈追寻。[3]72年来,中国人民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创造了人类发展的奇迹,中华民族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中国人民72年矢志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中国,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中国制造”让国外消费者享受到物美价廉的便利,共建“一带一路”串联起各国人民的发展梦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理念成为国际共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贡献一次次汇入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潮流,中国愿同世界各国一道,共创人类美好未来。风从东方来,万千气象新。今天,威武而可敬、和平而可亲的“东方醒狮”自信前行在新征程上。我们的伟大祖国,正迈着谋发展、求和平的脚步,踏着促合作、图共赢的鼓点,以崭新姿态走向世界、面向未来。
中国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2020年年底,中国如期完成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4]这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光荣,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荣,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光荣!
中国全面脱贫就是最大的人权和最大的博爱!占世界人口近五分之一的中国全面消除绝对贫困,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这不仅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件,也是人类减贫史乃至人类发展史上的大事件。
中国好,世界才更好
当前,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显著上升。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中国坚定不移走好自己的路,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让国家更富强、人民更幸福,为复杂多变的世界注入稳定性和确定性,这本身就是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最大贡献。
“一带一路”倡议为世界各国带来机遇。《中国“一带一路”贸易投资发展报告2021》显示,截至2021年6月,中国已经同140个国家和32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6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涵盖互联互通、投资、贸易、金融、科技、社会、人文、民生、海洋等领域。[5]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贸易额从2013年的1.04万亿美元增加到2020年的1.35万亿美元,占中国货物贸易总额的比重由25%升至29.1%。2020年,在全球对外直接投资同比缩水35%的背景下,中国境内投资者在“一带一路”沿线的58个国家实现直接投资186.1亿美元。2021年前7个月,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计进出口保持25.5%的高增长势头。[6]
中国从一穷二白发展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近代以来,由于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和掠夺,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剥削,中国人民生活在饥寒交迫、水深火热之中。根据联合国亚太事务委员会的统计,1949年,中国的人均国民收入只有27美元,不及印度人均收入57美元的一半,也远远低于当时整个亚洲44美元的人均收入。[7]中国当时是世界上最贫穷、最落后的国家之一。但是,经过30年的努力,到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已建立起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改革开放后的高速发展奠定了政治前提、制度基础、物质基础。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启了中国经济腾飞的伟大征程。到200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8%,是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长率的3倍多。到2010年,中国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和国内“三期叠加”的新形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谋远虑、精心布局,作出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正确抉择,使经济继续保持中高速增长。到2018年,我国经济总量达到90万亿元,比1952年增长175倍,年均增长8.1%,稳居世界第二;成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第一货物贸易大国、第一外汇储备大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折合约9770美元,在中等收入国家中位居前列;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30%以上,位居世界第一。[8]
解读其中成功的密码,就是因为我们选择了一条正确的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经过长期艰苦奋斗、努力求索、勇于创新开辟出来的;是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一脉相承、前后衔接、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是在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三个发展阶段的实践中接力攀登、不断丰富、稳步推进、逐渐完善的。我们在深刻认识新中国72年巨变的伟大意义时,必须把两个历史时期和三个发展阶段统一起来,防止相互对立和彼此割裂。[9]实践证明,中国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发展历程,根本原因就是“中国人民正走在正确的道路上”[10]。
中国从弱国无外交到走进世界舞台中央
自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对外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丧权辱国、割地赔款;国内军阀混战,山河破碎,满目疮痍,国弱民穷,在国际上地位卑下,遭人轻视,更谈不上有什么话语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仅雪洗了百年外交的耻辱,而且随着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历史进程,中国的国际地位和世界影响力不断提升和扩大。从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到提出“三个世界”的战略思想,我国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合作,在共同反霸、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斗争中结成深厚友谊,在世界政治格局中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改革开放后,富起来的中国人民,顺应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潮流,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全方位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关系,我国逐步成为国际体系的重要参与者和建设者,在全世界树立起负责任大国的良好形象。[11]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不断加快,国家的综合国力日益增强,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大幅度提高,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在波谲云诡的国际局势中穿云破雾,稳步前行,不断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随着世界政治格局“东升西降”的变化,美国对全球秩序的掌控力不从心,不仅挑起中美经济贸易摩擦,而且企图推倒现行国际秩序,导致零和思维和霸凌主义大行其道。面对“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时代之问,习近平主席以大国领袖的战略睿智和责任担当,系统回应了国际社会关切,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提供了中国方案。从推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到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从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到倡导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从发展全球伙伴关系到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中国贡献、中国智慧、中国声音、中国故事,在国际舞台和多边外交中竞相绽放,越来越为世界各国所认同,沉睡醒来的东方雄狮正以前所未有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12]
注释
[1]本文2021年10月1日发表于“学习强国”。
[2]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载《人民日报》2021年7月2日,第2版。
[3]《国之大典,盛大亮相》,载《人民日报》2019年10月23日,第4版。
[4]《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载《人民日报》2021年2月26日,第2版。
[5]《中国“一带一路”贸易投资发展报告2021》,载人民网,
[6]《中国“一带一路”贸易投资发展报告2021》,载人民网,
[7]姜辉、龚云:《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载《光明日报》2019年5月29日,第11版。
[8]《深刻认识新中国70年的历史巨变》,载黑龙江新闻网,
[9]《深刻认识新中国70年的历史巨变》,载黑龙江新闻网,
[10]《习近平讲故事:中国人民走的是历史选择的道路》,载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11]《深刻认识新中国70年的历史巨变》,载黑龙江新闻网,
[12]《深刻认识新中国70年的历史巨变》,载黑龙江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