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管理(袖珍版)](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956/53273956/b_53273956.jpg)
边做边修改
计划就是我们常说的盘算,是对于可预见的未来做出有条理、有系统的打算。中国人喜欢未雨绸缪,便提早在事情未发生之前好好盘算,用心打算。凡事求慎始,必须重视审慎的计划。
对于组织来说,计划就是对这个组织所要达成的目标,把组织的相关活动整合起来,使其有效地配合,以减少人力、物力的浪费,并且提高绩效,增加效益。
计划是决策的具体化,执行的时候,作为行动的依据。同时把执行的成果与计划的要求相比较,可以找出两者的差异性,进行控制性的调整。完成目标之后,也要依据原先订立计划的标准来评估达成的绩效,作为下一次改善的参考。
计划的种类,可以分别从特性、时间、组织、主题和要素等方面来加以区别,现说明如下:
1.从特性分,有主要计划与次要计划,有弹性计划与固定计划,也有成文计划与不成文计划等。
2.从时间分,有1年以下的短期计划、3~5年的中期计划、10年以上的长期计划等。
3.依组织分,有个人计划、部门计划以及团体计划等。
4.依主题分,有人事计划、行销计划、生产计划、财务计划等。
5.按要素分,有目标、政策、程序、方法等。
实施计划的时候,在心态上必须革除下述几种障碍,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第一,不可偏离组织的既定目标。一般来说,组织的目标必须正大光明。这并不是用来号召员工,欺骗大众,光是嘴巴说得好听的。因为若非如此,一旦经营绩效良好、营利所得很高的时候,经营者和员工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失落感。一方面搞不明白赚这么多钱有什么用;另一方面则怀疑人生的目的究竟是什么,人生的价值何在。中国人普遍认为赚钱不是经营企业的唯一目的,于是预先设防,不让自己产生这样的苦恼。目标正大光明,钱赚得越多越有成就感;目标只是为钱,固然可以满足私人的欲望,但是,钱赚得越多,就越容易产生失落感。计划的时候,必须针对这种可能的弊病,预先做好工作。
第二,不可以存心迎合上级的喜好。人们当然希望计划能够获得上级的同意和支持,但是不可以因此而存心讨好上级,以免忽略了合理性与可行性的考虑。我们可以在提出计划之前,设法事先和上级沟通,极力营造良好的气氛,使上级欣然同意并且大力支持,却不能用讨好的方式,诱使上司做出不合理的决定。这会对将来计划的执行,以及计划执行的效果产生不良影响。那时候上级发觉原来如此,必然对计划者丧失信心,以后再提其他计划,上级一律不愿接受,反而害了自己。计划时应仍然以合理性和可行性为主要原则,然后再设想各种有效方法,促使上级接纳并加以支持。
第三,不可以伪造证据或虚报信息来瞒骗上级。计划必须将各种有利的条件巧妙地组合起来,才能打动大家的心,合力用心来加以执行。但是,不可以因此而伪造证据或者虚报信息,言过其实地把条件加以有利化。最好的办法,应该是积极和相关的同人沟通,确实查明各种情况;并且利用卡片,将每一种条件注记清楚,经过排列组合,求得适当的构想。
第四,不可以贪婪地将满腹的创意全部容纳。计划固然需要创意,但是一下子要把所有的创意全都纳入计划之中,而使得内容变得十分复杂,并不是良好的心态。最好先把计划的目标简化,过滤那些不必要的创意,务求做出合乎目标需求的简易可行的计划。
第五,不可以没有代替方案。计划通常必须呈报上级或经过会议讨论,才能付诸实施。越具有创意的计划,由于曲高和寡,或者创意越佳,大家越没有面子,因此越容易遭受上级和同人的批评和否定。不是冷言相讥,便是要求修正。所以提出计划时,最好同时提出甲案、乙案、丙案,使大家认为是大家的决定,而不是提出计划的人自己就可以做决定,因而比较容易让大家表示同意,也比较愿意做出选择。
计划通过以后,如果不能付诸实施,实际上和被否定一样,都等于胎死腹中。要使计划顺利推行,最好的办法是用心做到下述三点。
第一,在拟订计划的时候,多和相关的同人沟通,让他们有参与感,实施时才会自动协助,而不故意阻碍。这种和计划有关的“铺路”工作,必须因人、因事、因时、因地而制宜。遇有非难或反对时,更需要耐心沟通,不能轻易放弃,或者恼羞成怒,徒然添增敌对的力量。
第二,利用机会与相关同人做好事前的沙盘演练。在演练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越是真诚参与的同人,越会毫不保留地道出实情。此时必须虚怀若谷,尽量包容每个人的宝贵意见,不但使计划的内容更趋完美,而且执行时可以获得更多的助力,使计划能够更顺利地施行。
第三,执行计划时,必须把功劳推给同人,而将过失归于自己,才能一路顺利而和谐地实施下去。如果有缺失便指责别人,有功劳便据为己有,势必引起同人强烈的不满,以致计划执行时受到很大的阻碍。当计划进展得不如意时,应该深入追究原因,做必要的变更或修正。
计划在推行过程中,如果坚持不能做任何变更,很可能被迫停止,也等于胎死腹中。因此在不改变目标、不改变计划本质的同时,可以采取边做边改的方式。因为从草拟计划,讨论通过计划,到着手施行,已经产生了若干变数,使计划不得不做出部分调整,应该是不得不如此的权宜措施,也是大家比较能够配合的做法。
不论依照计划实施,或者逐步修正,实际上和领导执行的人有十分密切的关系。若是领导能力良好,对计划的目标有深度的了解,加以成员的意愿高、能力强,执行的结果必然令人满意。特别是在解决要不要变更、怎样变更等问题时,更需要领导执行的人具有沟通的能力和尊重同人的修养。在“不可不改变,不可乱变”的大原则下,借着同人的同心协力,必能越改越合理。